135宁愿笑着流泪,不哭着说后悔
孔子曾说:“不慎于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每个人都知道悔恨的感觉是什么,也清楚地了解那种“事已至此,于事无补”的无奈。一个人会为已经做的事情后悔,也会为没做的事情后悔。许多事情总是想象比现实更美,相逢如是,离别亦如是,当现实的情形不按照理想的情形发展,事实出现与心愿不统一的结局时,后悔便产生了。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总是感到不开心但是又很无奈,不断抱怨自己当初的选择,常说这样一句话:“如果能回到某某时候,让我重新来一回,我一定会过得比现在幸福!”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悔恨是一种无奈的绝望,痛彻心扉,是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希望作不同的选择。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幸福是一种赏赐,而后悔则是一种煎熬,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惩罚!所以不要后悔!
电视剧武林外传里的佟掌柜,一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总是哭诉说:“从一开始我就不应该嫁过来,如果我不嫁过来我的夫君就不会死,如果我的夫君不死我也不会沦落到这么一个伤心的地方……”没错,如果当初佟湘玉没有嫁过来,她或许还在过着千金小姐般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她若真的没嫁过来,她还能遇到让她爱得死去活来的白展堂吗?
现在有许多人都后悔自己错过机会、做错事情,希望时光倒退,如果时光真能倒退,我们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吗?改变了选择,就一定会比现在好过吗?无法比较的事情,还有所谓好坏吗?
生活总有许多不如意,没有绝对的完美可选择,你必须现实地面对很多的无奈。如果已经做了,那就不要后悔。如果发现做了让自己有些彷徨,那么以后不要做。当我们因失误而后悔时,重要的是能在悔中求悟,弄清楚自己办错事的原因何在,今后应如何避免,这样的后悔才有意义,也不会陷入悔恨的泥潭。因为这种深思反省不是纠缠于过去,而是放眼今后怎样少做后悔事。患得患失,只会把自己弄得很糟糕。
人生是短暂的,别把时间浪费在后悔上了,赶快抓住下一个机会,不然又要后悔一次了。
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幸福是一种赏赐,而后悔则是一种煎熬,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惩罚!所以不要后悔!
136精神世界的愉悦取决于内心感受
一个对都市文明极度反感的人,立志要到农村寻找自己的“精神世界”。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山村。村中竹丛处处,流水潺潺,他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惊叹世间竟有这样的仙境。天空一片湛蓝,河水清澈甘甜,小山一派翠绿,完全是书上所说的山清水秀。加上悠然从容、四处闲逛的鸡、鸭、牛、羊,整个就是一幅世外桃源的画卷!
他高兴极了,准备就在这个小山村里定居了,从而沉醉于象陶渊明一样的田园生活里。半个月过去了,他每天在这里走走,那里看看,新鲜感渐渐地淡了。
两个月过去了,他感觉到了不适应:每逢下雨,到处泥泞不堪,简直没法走路;家禽家畜们随地拉屎拉尿;一不小心就被不知名的虫子咬上一口,又痛又痒;因为没电,村里的人天一黑就上床睡觉;因为时令的关系,吃的菜翻来覆去就那几样……住了三个月,他开始用“穷山恶水”来形容这个山村了。
半年之后,他怀着一种无法忍耐的心情离开了这座山村,又回到了城市。
身边的一切时间久了就会看似平凡,但是不同的眼光看待不同的事物,是不同的,你只是用心去感觉,你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不平凡。
137生活的幸福在细细品味中
一位身有残疾的青年作家,经过十多年的奋力拼搏,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继而蜚声文坛。
当有人对他说:“你如果不是残疾,恐怕会有更大成就。”不料,他却淡然一笑,说:“你说得也许有道理,但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如果我不残疾,我肯定早就当了工人,哪有时间坚持学习,掌握写作的技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应该感谢上帝给了我残缺的身体,同时也给了我坚强的生活信念和立志成长的勇气。”
他说的信念和勇气,就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幸福感是一种财富,但这种财富多取决于主观感受。它直接与我们自己的心灵有关,而与世俗的一切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新鲜感和兴奋感都不能当做幸福。新鲜感和兴奋感都不过是一种燃烧,注定会转瞬即逝。
幸福感需要自己去品味才会抓住,不同处境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饥寒交迫的人,能有衣穿有饭吃就是幸福;下岗待业的人,能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幸福;正为失恋苦恼的人,能与情人破镜重圆就是幸福;迷路的人,忽遇热心的引路人就是幸福……
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在悲伤中体会生活,在顺境中品味生活,在逆境中感悟生活。用一颗真正善与爱的心去生活,你才会生活得幸福与快乐。
138信心是实现梦想的动力
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处可以听到类似这样的话:“噢,我不行”、“我没有机会”、“我的工作能力不行”……其实,这些评价和断言都是我们强加于己的,都是缺乏信心的表现。一个人如果对于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信,就无法使自己获得真正的成功,更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充满自信往往是导致成功的关键。
一般人都苦于缺乏自信,没有长远的梦想,所以常掉入自卑感中。因此,有必要变换你对自信的全面理解。通常,健全的自信,可使人受到激励而想出种种可行的方法及技巧。同时,“相信自己会成功”也会使别人对你产生信任和好感,这样会使你更容易达到目标。
一个拥有自信的人就会拥有很大的梦想,梦想是人类的特权和天性,自信者会展开梦想的翅膀,飞向精彩的未来,追求人生的成功。生活中,人们对梦想总是持一种鄙夷的、不屑的看法,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曾经如同雄鹰一般,拥有过翱翔天际的伟大梦想。
不论你期待什么,只要充满信心,充满梦想,那你就会实现你自己的目标。
在飞机发明之前,科学家认为飞行是不可能的;在麻醉药发明之前,医生们坚信无痛手术是不可能的;在原子弹发明之前,科学家相信原子是不可分裂的,原子弹的构想根本是无稽之谈。蒸汽机发明之前,拿破仑就曾无情地数落富尔顿说:“有没有搞错?先生,你要在甲板下生起一团火,让船能够乘风破浪地航行?对不起,我可没时间听你胡扯!”最后,富尔顿不但达到了目标,也因此发明了蒸汽机。这些人不仅相信自己,相信科学,他们心里对未知世界更充满了梦想。
只要你的眼光看得够远,就一定能真正飞起来。
一个人如果对于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信,就无法使自己获得真正的成功,更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不论你期待什么,只要充满信心,充满梦想,那你就会实现你自己的目标。
139让你筋疲力尽的往往是小事儿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在攻击野马时,它常附在野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敏捷地刺入野马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食血液。无论野马怎么狂奔、暴跳,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而蝙蝠却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而去。野马往往是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奈地死去。
动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吸血蝙蝠怎么会让庞大的野马毙命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一次实验,观察野马死亡的整个过程。结果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远不会使野马毙命。动物学家们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而不是因为蝙蝠吸血所致。
在生活中,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由于一些人不善于清点和梳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无休止地消耗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之中,或消耗在本该让他人做的事情上。在盲目的忙碌中偏离了自己的角色,最终一事无成。
伏尔泰说,使人疲劳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随时倒出鞋子里那颗小小的沙粒。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你一味地计较,就会使你精疲力竭。生活中常常困扰你的,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是一些琐碎的小事。虽然这些事微不足道,却能消耗你极大的精力。
在生活中,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140不要被生活的假象所迷惑
世间有一个愚者向智者请教:“尊敬的智者,请您用智慧之灯照亮我昏暗思想的天空吧,告诉我如何才能看到人间的真实?”
接着,他对智者诉说自己感到迷惑的一系列问题:“我曾经在人生之路上艰难跋涉,然而后来我才发现,我始终走在一个表象的世界,而真实的石头却把我绊得—个趔趄接—个趔趄:当我第一次被她的甜言蜜语所迷醉,选择她做我的爱人时,第二次我却发现她用同样的语言在与别人约会;当一个脸上充满忧郁,衣衫褴褛不堪的路人从我身边经过,我欲把我的所有赠予他时,却发现他对我毫无所求,而真正有求于我的,却是—个西装革履脸上充满自信的人;当我把骂我的当做敌人,把朝我笑的当做朋友时,后来我才发现,欲将我推下悬崖的,正是那个朝我笑着的人。怯懦者在平时,为何有一个勇武的外壳?爱着我的人,为何偏偏不说爱我?明明有求于我,为何偏偏把一箱箱珍品奉送于我?人在我的身边,为何心却走了……啊,尊敬的智者,表象的世界实在令人迷惑,告诉我吧,我该如何,如何……”
智者回答道:“年轻人啊,我们用眼睛所看到的,无非是一团迷雾,往往遮住了我们应该用心来感受到的万物;我们用耳朵听到的,无非是些扰乱心灵的声响,往往歪曲了我们应该用心去把握的东西。因而,当你看到一个白发者和一个黑发者站在一起时,请不要在二者谁是老人的问题上妄下结论;当你看见一个人鲜血淋漓地躺在地上,一个人站在一旁无动于衷时,请不要贸然断定哪个是生者,哪个是死者;当你看见一个人在放声大笑,一个人在不停地流泪时,请不要即刻断定哪个是痛苦者,哪个是欢乐者;当你站在冰封雪冻的江面,身体被飘舞的雪花所环绕时,请不要以为明天还会是这样;当一个人送花给你,另一个送刺给你时,请不要急于断定哪个是亲你者,哪个是疏你者;当一个人声音颤抖,结结巴巴,一个人口齿伶俐,声调高亢时,请不要盲目判定哪个是懦弱者,哪个是勇敢者……”接着,智者感叹地说道:“离你而去者或许正是真心爱你者,送你珍宝者可能正是有求于你者;今天的幸福可能会成为明天的痛苦,闪烁即逝的或许正是永恒存在的……”
“我明白了。”痴愚者说。“在你对万事万物没有真正感悟之前,请不要说‘明白了’。”智者说。
可见的东西并不在于它们的皮壳,而在于它们的内核;世人之本并不在于他们的面孔,而在于他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