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世界500强总经理管理笔记 > 第六章 组织图,造就企业的管理蓝图(1)
第六章 组织图,造就企业的管理蓝图(1)
作者:尹剑峰   |  字数:3603  |  更新时间:2016-07-15 14:14:56  |  分类:

职场励志

组织架构图是公司管理的基石,也是公司的骨架。公司中各部门能不能有效协作?有没有存在冗员?公司能不能具备比较强的执行力?这些都取决于公司是否设计了一个科学、完善的组织架构图,由此,公司的管理工作,必须先从组织架构图的构建开始。

一、从企业的“龙骨”——组织图说起

导言:企业要发展,要壮大,靠的是什么?资金、技术?非也。领导、管理,也不完全是。其实做过管理的人都知道,也许很简单,也许很复杂。弄得好则简单,弄得不好则复杂,甚至会混乱不清。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其中的奥秘吧。

一位领导说过:“一把雨伞能够被打开,靠的就是它其中的骨。”是啊,雨伞没有了骨,就不再是雨伞,而是“花布”一块。企业也一样,要把整个企业的工作展开,靠的也就是企业的龙骨——组织图。如果企业没有了组织图,就像雨伞没有了骨。

我们为什么要抓龙骨,要抓主组织图?这是因为:组织图可以显示其职能的划分,能告诉我们其中的人与事物所起的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其中我们又要抓住核心职能,只有核心职能才可以让公司产生创新的产品,能够为公司的客户创造利益,创造竞争优势,同时也可塑造出企业文化及价值观。

通过组织图一展开,可以知道其权责是否适当,哪里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还可以看出某人员的工作负荷是否过重,是否有无关人员承担几种较松散、无关系的工作,是否让有才干的人没有发挥出来的情形,有没有让不胜任此项工作的人担任的重要职位,晋升的渠道是否畅通,能显示出下次升级时谁是最合适的人选。可以使各人清楚自己组织内的工作,加强其参与工作的欲望,其他部门的人员也可以明了,增强组织的协调性。通过组织图一展开,就好像一条蜿蜒的小河一样,哪里有堵塞就一清二楚了。

企业组织图就是目标化绩效,规范化职权,清晰化责任。只要有了完善的组织图,任何一个企业的员工士气都会高涨起来,经营面貌也会随之焕然一新。整个企业很快便脱胎换骨,起死回生。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始人福特通过建立汽车生产线而闻名天下,也富甲天下,享誉全球。他具体的做法是给公司每一位员工分配特定的、重复性的工作。比如,有的员工只负责装配汽车的底盘,有的则只负责安装车身和车门。通过把工作细分化、标准化的任务,使工人能够反复地进行同一种操作,福特利用技能相对有限的员工,每10秒钟就能生产出一辆汽车。

福特的成功经验就是用组织图法,让员工从事专门化的工作,他们的生产效率会提高。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一个人不是完成一项工作的全部,解成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人独立去做。

福特通过实行工作专门化,管理层还寻求提高组织在其他方面的运行效率。通过重复性的工作,员工的技能会有所提高,在改变工作任务或在工作过程中安装、拆卸工具及设备所用的时间会减少,正是组织图让福特屹立世界之巅。

让我们再来说说另外一家座落于中国南方的大企业——美的集团。它成立之初是家街道小厂,经过了40多年的不断调整、发展与壮大,经历了数次的战略、战术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如今已成为以家电业为主的国际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美的从最初被动地、无意识地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发展到为强化竞争力而主动地、有意识地去让组织结构适应环境的发展。我相信组织图一定不可或缺,而且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完美的企业组织图是企业高效运营的基石。

在不断变动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环境中,企业只有通过对其内、外组织图进行持续的适应性调整,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

管理笔记企业的组织图正如人的“血管”,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作为管理者,要运用好手中的一个工具——组织图。这是一个不需要成本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掌控企业的方向,打通企业的血脉,何乐而不为呢。同时,企业的组织图是实施企业战略的一项重要工具,一个好的企业战略通过与企业相适应的组织图去完成才能起作用。

二、“一字并肩王”造成的管理乱象

导言:管理者都知道,管理无定法,适合便好。只有路线清晰,责任分明,再难的管理,都能管好。但是,有一种情况,再高超、再先进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都无能为力。这是什么情况,就是“一字并肩王”现象。

“一字并肩王”自古有之,但我们相信很多读者不了解,那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上司多,下属无从汇报”。在企业管理中,最怕的就是下属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上司汇报,或者说一个员工有两个上司,如果这个员工是管理者的话,我们相信这个管理者肯定成了无用武之地的“英雄”。

让我们从古代说起,中国古代礼制非常详细,明朝的亲王、清朝的亲王和郡王,又分“一字王”和“两字王”。“一字王”地位高,仅次于皇帝,皇帝的嫡出儿子肯定可以封一字王。明太祖朱元璋的几个儿子都封为“一字王”,像“燕王”、“秦王”。“两字王”地位较低,皇帝的侄子或皇室其他成员若是立有大功,可以得到这一爵位,明初朱元璋的一个侄子朱守谦被封在桂林作“靖江王”。

“一字王”也好,“二字王”也罢,在管理中都是非常忌讳的。因为从本质上说,对于一个下属就有两个上司,这个下属该向谁汇报呢?让我们想象一下,一团乱了头的麻线,假如有两个头甚至三个头,不管我们怎么拿,怎么扯,不是越来越乱就是中途断掉,始终不能把这团麻线解开。为什么?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因为“头”多,线头多了,当然就无从下手了。企业管理也是如此,上司多了,下属不知向谁汇报。

我在深圳一家港资集团公司工作时,这种现象非常严重,例如光一个人力资源部就有1个总监,2个高级经理,5个正经理,剩下的副经理、主管一大堆。部门的事每个“领导”都要管一下,员工有问题也不知道该请示谁,部门出了事,这些“领导”又相互踢球,把责任推干净。像这种管理模式是非常低效的,而且办公室政治氛围浓厚,让员工苦不堪言!

事实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企业大了,什么管理现象也都有。但要根据客观条件、市场需求和时代变迁及时调整,千万不要让“一字并肩王”的现象出现。

记得我从事过的一个企业:老板是主管,老板的妻子为荣誉主管,老板吩咐我做事,毫无疑问,天经地义。但有一回,老板的妻子吩咐我做事,我当然乐意服从,但老板妻子说了一句令人费解的话,她说:“这事不能告诉老板。”我琢磨着:“为什么不能告诉老板啊。”纳闷之中的我也把事情完成了,但最后纸包不了火,老板还是知道了,虽然没有办坏事,但老板还是把我骂了一顿,很简单,我只应该听从老板本人的命令。这件事却不止于此,后来老板与他妻子也因为这事冲突吵了起来,甚至差点离婚。可以想象,这样的企业,这样的管理,后果不堪设想。

纵观历史,放眼中外,大凡成功的企业里,董事局的人数均为单数,为的就是在无法一致的情况下,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这也不失为一种符合时代的管理模式。但如果其中的人数是双数的话,那就会在对峙情况下出现僵持状态。这就是“一字并肩王”现象所致。

要消除这种现象,下面是其中一些心得,值得我们共享:

建立直线制的结构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由最高主管至基层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垂直的领导关系,这种结构模式简单、权利集中、命令统一、决策迅速,具有指挥灵便、职责明确、效率高的功效。

除了直线制之外,还可以建立事业部制的结构模式,这种模式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产品或地区分别建立事业部,实行企业集中决策、事业部独立经营的管理模式;企业最高管理层主要负责研究和制定企业的方针政策、总目标和长期计划,对事业部的管理只保留人事决策、财务控制、价格管理、规定利润额或销售额的权力;每个事业部都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基本经济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不管直线制还是事业部制,共同之处都是“一个头”,懂管理的人都清楚:两个“头”是不可以的。曾经我的一次经历就足以说明:多年前,我的一个主管,论背景,论能力,实在不怎么样。但是,他忠心老板,也能哄老板。这样,老板“糊里糊涂”、不知不觉地就让他做了多年主管。哄归哄,但业绩重要啊,由于几年来业绩的一直下降,老板不得不找更合适的主管去替代他。新主管一来,找我们开会的第一句话就说:“从今天开始,我是你们的主管,你们的工作可以直接向我汇报。”说明什么?管理嘛,就是不能有两个“头”,否则就会混乱。企业的组织方面,人事问题纠葛不清,难以解决。像这类服务年资久,忠心耿耿的平庸人才实在很棘手,我的原主管似乎既不能升又不能调。

然而,不论为了公司的业绩,或是公司的前途,老板必须采取坚定的手段,请适合的人进来,请不合适的人出去。这不仅能消除“一字并肩王”,“二字并肩王”,而且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管理笔记“一字并肩王”是多山头管理现象,在企业管理中必须坚决抵制。路线清晰,权责分明是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原则。管理无常法,适合就好,实际管理过程中,领导者也好,管理者也好,必须寻找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方法。其中,消除“一字并肩王”,就是一种比较好的管理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既减少了人手,又节省了成本,实在是一件好事。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