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社科心理 >做人要大气 > “空杯”心态,敢于归零才有超越
“空杯”心态,敢于归零才有超越
作者:牧原   |  字数:3887  |  更新时间:2016-07-15 15:59:18  |  分类:

社科心理

空杯心态是心理学中的名词。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高的人,听说在一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请教他。老禅师的弟子接待他的时候,他态度十分蛮横,目中无人,觉得自己造诣很高,看不起老禅师的弟子。

这位老禅师接待他的时候,十分热情,并且还为他倒了茶水。可是在倒水的时候,水已经满了,但是那位老禅师还是不停地往里倒。他就问这位老禅师:“水已经满了,为什么你还在不停地倒呢?”大师说:“对啊,既然已经满了,为什么还倒呢?”意思就是说,既然你已经造诣很高了,何必再求学呢?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

空杯心态的意义其实就在做事之前首先应有个好的心态,拥有了好心态,才是把事情办好的前提。如果想学到学问,就要把自己当成一只空着的杯子,谦虚一点,而不是骄傲自满,这样才可以学到学问。

人的心脏只不过一个拳头的大小,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如果一些尘土附着进来,难免让我们劳累,只有时刻保持空杯心态,放开手,随时接受外界的事物,才可能得到新的东西。

有一天,有位妈妈正在家里洗衣服,这时候,突然传来3岁女儿的急促的叫声:“妈妈,快来呀!”她一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就急忙跑到女儿面前,原来,女儿的手被卡在一个花瓶中,花瓶由上向下变细又变粗,所以才会把女儿的手卡在里面。

女儿被花瓶卡得哇哇直叫,她听女儿的叫声,恨不得立刻把女儿的手从花瓶里弄出来。但是试了很多次,还是无法把女儿的手从里面弄出来。于是这位妈妈找来一个锤子,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敲碎了。

费了半天力气,女儿的手终于出来了。这时候,这位妈妈看到女儿的手紧紧攥着,出来了也没有松开。妈妈就问她:“你手里有什么?怎么也不松开呢?”

说着就小心地把女儿的手掰开了,原来里面有一个硬币。还好女儿的手没事,她放心了。但是当看到这个硬币的时候,她还是觉得有点哭笑不得。因为她刚刚打碎的,是一个价值不菲的花瓶。

其实女儿的手并没有卡在那里,而是因为她用手紧紧抓住了那个硬币才导致她的手在花瓶里出不来。于是,这位妈妈问她女儿:“你为什么不把手松开,那样你的手不就出来了吗?”

“但是我一松手,硬币就又掉进去了呀”,女儿无辜地说道。

为了一个硬币,而损失了一个价值不菲的花瓶,就像是做了丢掉西瓜而拣芝麻一样的傻事。看起来很可笑,但是这件事在我们成年人身上也不少见。有些人,就是因为心态不好,刻意追求,不肯松手,最后导致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外在的松手,来自于内心的空杯,如果内心不空的情况下,对外界的一些东西,也只会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要做到空杯心态,是不容易的,一般人都会骄傲自满,会目中无人。如果可以真正做到空杯心态,那么一个人就是前途无量的了。因为保持空杯心态,可以让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并与阻碍自己发展的因素告别,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有一个博士毕业后去找工作,他专业知识和素养都非常高,而且也是导师的得意门生,所去的公司也都是导师专门推荐过去的。但是,在毕业的三年内,他走马灯似的换了许多工作,也没做出什么突出的成绩来。

这个博士百思不得其解,便回到学校去见他的导师寻找答案。当他把经历都告诉导师之后,导师明白了为什么这几年来,他一直没做出成绩。

原来,这位博士自恃才能高于常人,因而骄傲自大,每到一家公司,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他也都刮目相看,但是他却处处挑剔,觉得自己是个高才生,应该受到别人的尊敬,应该受到领导的重视,他处处看别人不顺眼。长此以往,大家都对他有意见,怀着这种心态,工作自然也没有突出成绩,领导也对他不满意,就这样,到最后总是不得不辞职。

导师告诉他,你怀着这种骄傲自大的心态,到哪里都不会取得成功的。因为你认为你肚子里的知识已经满了,已经放不下任何东西了。如果你把你思想里的东西都掏空,就当做重新开始工作,开始学习,那么,你才会取得进步,取得成绩,学到知识。

听了导师的话,这位博士便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一次,他努力忘记自己的博士身份和之前在学校取得的成绩,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来对待,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工作终于有了起色,同事对他也非常尊敬。

空杯心态并不是一味地否定我们成功的过去,而是要求我们在否定过去的基础上,展现出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去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对待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所以说,时刻怀有空杯心态,敢于把自己过去的一切归零,重新开始,才有机会获取更大的成功,才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事业和境界,否则,你只会在原地踏步。

沉住气,舍得小利,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美国总统哈里逊小时候看上去非常木讷,而且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个傻瓜,所以大家经常联合起来戏弄他。那时候,大家围在一起,然后有人会把一枚1美元的硬币和一枚5美分的硬币丢在地上,大家让哈里逊去拣,结果哈里逊每次都无视1美元的硬币,而是拣起5美分的硬币。看到这种状况,大家都认定哈里逊不认识钱,而且是个白痴,正因为这样,众人反而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个游戏,继续拿他寻开心。

有个好心的老太太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提醒哈里逊说:“傻孩子,你为什么不去拣1美元的硬币,它可比5美分值钱多了。”没想到哈里逊笑着说:“我知道,但是如果我拣起了1美元,那么大家就不会再给我扔钱了。”

我们常常直观地认为5美分要比1美元差很多,所以基本上都会去选1美元,可是1美元的硬币往往只能捡起一次。如果假装是个笨蛋,那么5美分就能够捡起多次,这样一来实际上的价值远远大于1美元了。可以说哈里逊突破了常人的惯性思维,将目光看得更远,而且懂得舍弃一些暂时的小利益,以确保能够收获自己的长远利益。

不得不说哈里逊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投资者,是一位懂得用长远的目光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懂得如何放长线钓大鱼。而在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高明投资者,这些人目光长远,而且往往能够深谋远虑,懂得舍弃眼前的小利益,以谋求更大更多的利益。在这些深谙长线投资策略的人当中,最出色的人物莫过于秦国的丞相吕不韦。

吕不韦原先只是一个商人,但是他一直想要接触政治,想要走上仕途,所以就想方设法接近那些政治人物。当然,为了顺利进入政治场合,他懂得进行合理投资,而这个投资人就是在赵国当人质的秦国王子子楚。

子楚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由于母亲不受宠幸,子楚自然也就率先成为了秦赵两国政治外交的牺牲品。当时由于秦赵两国经常交战,所以子楚在赵国备受欺凌,而且经济十分拮据。而当吕不韦到赵国做生意后,立即发现了这件事,而且敏锐地感觉到子楚可以为自己的政治铺路,于是就决定出手帮助对方。

吕不韦经常替子楚支付酒钱,从而让这位落魄的秦国王子十分感激,两人也因此渐渐熟识起来。看到时机成熟后,吕不韦提出要帮助子楚当上秦国君王,他告诉子楚说秦国太子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而子楚身为人质且排名靠后,根本没有什么机会当上国君,但是如果自己愿意出钱帮助子楚笼络备受安国君宠幸的华阳夫人,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看到吕不韦愿意花钱帮自己铺路,子楚很高兴,于是两个人开始按计划行事。吕不韦回到秦国,托人找关系后见到华阳夫人。吕不韦花掉了大量的家产和珠宝送给华阳夫人,然后在华阳夫人面前说了很多子楚的好话,并且转达了子楚对父亲和华阳夫人的思念。华阳夫人听后十分感动,渐渐起了恻隐之心。不仅如此,他还暗示华阳夫人虽然如今备受安国君宠爱,但膝下无子的她很可能在年老之后失去宠幸,所以有必要寻找一个继任者做靠山。

华阳夫人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到安国君面前诉说子楚的贤与孝,而且还哭诉着表示自己膝下无子,愧对国君,因此希望尽心选好最佳的继承人,来减少自己的罪过。安国君听到这番话后立即决定日后登基时立子楚为太子,并让吕不韦担任子楚的老师。

子楚争取到太子之位后,许诺他日登基后让吕不韦出任宰相。不仅如此,吕不韦还设下陷阱,让自己一个怀孕的小妾去勾引子楚。这样一来,等到子楚登基称帝后,吕不韦的孩子便顺理成章地成为龙种,甚至成为一国之君。果不其然,日后吕不韦成为了宰相,而等到小妾的孩子嬴政登基时,他更是被尊称为“仲父”。这个时候,他的权势更为显赫,长时间地把持着朝政,总揽国家大权。

其实,吕不韦的成功不在于他所具备的独到眼光,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舍弃自己的家产来为政治铺路。试想一下,如果他只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只是一个懂得顾及眼前利益的商人,那么就不会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而且也不会将鱼线越放越长。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具备吕不韦那样的野心,具备吕不韦那样的目光,但是却很少有人具备吕不韦的冷静和沉稳。作为一个商人,他没有被“利”字困住,而是通过让利和舍弃利益来谋求更大的利益,来创造和把握更大的机会。

中国有句俗话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想要获得更多的东西,那么就要懂得付出自己的饵料,就要懂得有所舍弃。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最终目标,要懂得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我们还应该沉住气,不要冲动行事,必要的时候,要适当地付出一些成本,要适当地舍弃一些小利益。如果你一毛不拔,唯利是图,什么代价也不愿意付出,什么利益都不愿意放过,那么最终很可能钓不到任何大鱼。

人生就是一次投资,虽然投资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利润,但是利润有大有小,有长期和短期的区别,投资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要确保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一定要更为客观、全面地评估自己的投资行为。很多投资者自以为很聪明,看到一点利益就想抓在手中,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看到更为长远的利益所在,结果往往因为一时的贪婪和短视而错失好局。最成功的投资就是长线投资,如果沉不住气为了小利益而去努力,那只能是一种短期的投机主义,最终反而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