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相关故事
韩信是汉初的名将,发现韩信具有将才的是萧何。
韩信原来在项羽手下当一名侍卫官,不受重用,便投奔刘邦。开始刘邦只派他做一名管军粮的小吏。一次,萧何偶然与他谈了一席话,发现韩信才能出众,胸怀韬略,是个帅才,便想找个机会举荐他。
可是,韩信见刘邦长期不用他,感到很失望,便在一个月夜骑马逃走了。萧何发现韩信走了,连夜追赶,总算把韩信追了回来。这就是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闻讯后,对萧何的行为不理解,问:“逃跑的将士有好几个,你为什么单单只追韩信一个人呢?”
萧何向刘邦解释:“逃走几个将领没什么要紧,还可以招来。可韩信是天下无双的帅才,你若想与项羽争夺天下,非用此人不可呀!我劝你快下决心任用韩信吧。”
“好吧,我叫他做将军。”刘邦很信任萧何,便随口应允了。
萧何却不满意,说:“做将军?不行,不行,这样留不住他,大材小用啊!”
“那就任命他为大将军,”刘邦说着吩咐道,“派人把韩信叫来吧。”
“不行!不行!”萧何焦急地说,“你总是样轻慢无礼,如今大将军怎么能像招呼小孩子一样呢?你要选择一个吉日,带上礼物,举行盛典,郑重其事地任命人家为大将军,他才会心悦诚服,全军将士也会服从!”
刘邦是一个有大抱负的人,竟然同意了。然后举行盛大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果然不负众望,为刘邦出谋划策,率兵征战,屡建奇功,使刘邦统一天下,建立了汉朝。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对韩信很不放心,担心他会牟取自己的皇位,就借故解除了他的兵权。
公元前197年,巨鹿郡守陈豨起兵造反,他自称代国(今河北境内)之王。
听到陈造反的消息,刘邦勃然大怒,带领军队御驾亲征,准备一举荡平陈豨。这期间,陈豨写信给韩信,希望两人一起共举大事。
这件事被韩信身边的人告发了。告发的起因是韩信手下有一个人犯了错误,被韩信关了起来,准备杀头。这个人的弟弟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向留守长安的吕后通风报信,说韩信准备谋反。
吕后急忙找来萧何商量,萧何想出一计,派人去通知韩信,说有人刚从刘邦那里来,报告代王陈豨已被诛灭,朝廷要庆贺一下,请韩信务必参加。
韩信没有料到这是一个骗局,他刚入宫,就被埋伏的武士捆绑住,拉进长乐宫的钟室,将他杀害了,年仅33岁。接着还杀死了韩信的三族,当是时,寒风凛冽,长空飘雪,数千无辜,血染长安,哭号之声,惊天动地,长安满城人一片唏嘘,无不悲叹。
因为韩信能为汉朝建立功勋,是与萧何的举荐分不开的;韩信最后被杀,又是萧何出的主意。所以人们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话外音
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同一个人造成的。关于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比如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由于齐达内的精彩表现,法国队一路杀入决赛,并在决赛中占尽优势,但也正是由于他的不冷静,在比赛中头顶马特拉齐,使自己被红牌罚下,最终导致法国队负于意大利,失去夺冠的机会。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关链接——“功高无二,略不出世”的韩信
韩信,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公元前三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军事家、大战略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过。“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沉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津津乐道。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兵灵活、随机应变、神鬼莫测,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
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基本方略;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对汉朝建立的功劳之大无人能及;作为军事理论家,他著有兵法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