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866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40:40  |  分类:

儿童教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

语出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联系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先帝败于楚地,那时曹操就说天下已定,但由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北伐的大功指日可成,谁知吴国背约,关羽为其所败,先帝为了报仇,又被陆逊打败于秭归,事情真是难以完全预科。我对于先主复兴汉室的事业小心谨慎、用尽心血,决心至死方休。至于成功失败,则不是我完全能预料得了的。

相关故事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继续联合孙吴,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公元227年冬,率军挺进汉中,开始实施他的北伐中原计划。

离开成都前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故步自封,妄自菲薄,要亲贤臣、远小人,要赏罚分明,这份奏章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前出师表》。

就这样,诸葛亮殚精竭虑,五出祁山伐魏,皆因蜀地山路崎岖,粮草供应不济等种种原因无功而返,诸葛亮接受这个教训,决定作长期打算,他亲手设计了“木牛”、“流马”这两种轻便灵活,适合于蜀地山川地形的运粮工具,用它们运送大批粮草囤积起来。

至于《后出师表》写于何时,甚至是否是诸葛亮所写,还没有定论,由于它与《前出师表》风格相近,一般认为是诸葛亮所作。

由于前一次或几次出师没有成功,朝野多有议论,许多人提出不应兴师动众的主张。于是诸葛亮上表刘禅(即《后出师表》),分析蜀汉、曹魏势不两立,说明“王业不可偏安于蜀”,加上曹休南征吴越,关中空虚,认为是最好时机,建议刘禅不要为朝野的议论所动摇。

在《后出师表》的最后,诸葛亮说:“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然而这一次出师仍是未捷。公元234年春,诸葛亮率兵六出祁山北伐,将兵马带到渭河南岸的五丈原驻扎,派一部分兵士构筑营垒,另一部兵士就在那里屯垦。因诸葛亮军纪严明,所以兵士们与当地百姓们相处融洽。

魏国派司马懿来抵抗蜀军,他们也在五丈原构筑了营垒,任凭蜀军如何挑衅,魏军就是坚守不出,这样两军相持了100多天,为了诱使魏军出来交战,只有设法激怒司马懿,于是诸葛亮就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的服饰和脂粉之类的东西,来讥讽司马懿。这可激怒了魏军将士,纷纷要求去和蜀军拼命,可司马懿知道这是诸葛亮的激将法,因而并不发火,以“要出战必须上表章奏请魏帝批准”为由阻止魏军将士的鲁莽行动。

就在诸葛亮呕心沥血为北伐大业谋划时,他却因劳累过度、心力交瘁而病倒在蜀军大营里,并且病势越来越重。不久,诸葛亮就在军营里溘然长逝了,年仅54岁。

诸葛亮统一中原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但他为蜀汉的巩固和发展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话外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一定勤勤恳恳,不辞劳苦,小心谨慎地办事,为国家用尽我的力量,一直到死为止。千百年来,这句话激励了许多仁人志士,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披肝沥胆,呕心沥血。

相关链接——诸葛亮北伐为何总是失败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几次北伐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

1.粮草不济

诸葛亮北伐中原,除第一次是因为马谡的重大过失而败外。有两次直接的原因就是无粮,第三次是引兵自退,其实也与粮食坚持不了多久有关。最后一次,为了解决粮食的问题,诸葛亮在五原丈屯田,结果死在那里。

2.尽失地利

诸葛亮北伐拥有战略后方,刘禅虽无能,却视他为亚父,敬若神明,也少有掣肘,为何总是被粮食补给搞得功亏一篑?

李白有诗叹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地易守难攻,是其地利,但是变守为攻,出兵北伐,这地利就成了阻碍,行军难,粮草辎重运输更难。

3.穷兵黩武

当时魏国人口500多万,吴国人口240多万,而蜀国人口不足百万,刘禅投降时却有兵卒11万多人,是三国中军人比例最高的一个。而在蜀国存在的42年间,大的战争就有征南、征吴、六出祁山等,连年征战使得蜀国国力凋敝、人口减少,拖垮了蜀国经济。

4.驭军乏能

诸葛亮在治国方面可谓出类拔萃,在短时间内使蜀国改变了艰难贫困的局面,使得国库充盈、百姓富足。但其治军才能不敢恭维,远不如小说评书里渲染的那样运筹帷幄、神机妙算。

5.刚愎自用

在首次北伐时,魏国派夏侯懋率军抵抗,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懋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寻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诸葛亮却以“此非万全之策”为由,拒绝考虑。

后来确实证明夏侯懋无谋,若按此计,三国的形势将会发生大的变化。首次北伐失败后,其后的五次北伐已再无此可能,因为魏国的统帅已换成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了。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