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管人很重要,用人更重要 > 第三章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
第三章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
作者:王剑   |  字数:15689  |  更新时间:2015-02-28 10:32:12  |  分类:

职场励志

一个只会管事的人只能叫“总管”,一个会管人的人才称得上是领导者。管人的精髓在于管心,管好了人心,你才能人心所向,才能让员工从行为上精神上都有一种自动自发的意识,使大家为团队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并形成一种职业化的习惯,最终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进步,当然,最大的赢家是企业这个团队。所以,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从心开始做管理,你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1管理的根本之道在于管人心

说到经营人心,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案例:

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名叫李沙庚的人在南昌城内开了一家点心店。由于他经营的点心以好吃实惠而闻名,因此,每天顾客盈门。遗憾的是,李沙庚在赚钱之后,开始在点心里掺杂使假起来,欺骗消费者。渐渐地,顾客对他的点心失去了好感,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冷清。

一天,书画家郑板桥来店里购买点心,老板李沙庚喜出望外,他乘机邀请郑板桥为他题写店名。郑板桥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下“李沙庚点心店”六个字。很快,路人就过来围观,但仍然没有人购买点心。

仔细一看,李沙庚发现店名中的“心”字少写了“一点”。于是,他赶忙请郑板桥补上“一点”。但郑板桥却说:“这个字没有写错啊。以前你的点心店生意兴隆,是因为有这‘一点’,现在你的点心店生意冷清,是因为‘心’字少了‘一点’。”

李沙庚听到这里,恍然大悟,他顿时明白了“做生意就是经营人心”的道理。从此以后,他痛改前非,坚持诚信经营,注重点心的质量,渐渐生意又变得兴隆起来。

做生意的关键在于经营人心,管理企业的关键其实也在于经营人心。一个领导者,只有从人性的观点来看人,来了解人的心理,分析和探知人的行为动机,从而针对员工的需要,给予他们尊重、关心,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才有可能把人心经营好,把企业管理好。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从古至今,无数朝代更迭都证明了这一点,无数企业兴亡也证明了这一点。管理者如果你想把企业经营好,不仅要注重产品的质量、服务的质量,更重要的是管理好员工的心,让员工对你充满忠心,对工作充满责任心、对公司充满事业心和归属感。这样,企业才有凝聚力,团队才有竞争力。

有一家民营企业在老板的带领下,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从一个小公司壮大成一个规模宏大的企业,并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园。当别人问他成功有什么秘诀时,他颇有感慨地说:“做企业的本质是做人,是经营人心。”他正是靠着经营人心,才能把企业经营成功。

公司成立10周年时,举办了一场气势恢弘的庆典活动。当时,他为公司创建初期的两位英雄人物分别打造了半身铜像。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这里面是有故事的。

原来,这两位员工都是公司创建初期的业务员。其中一位业务员还是与老板一同创业的元老级人物。有一次,无德的经销商骗了公司一批价值10多万元的货。这位业务员为了追讨这笔货,不惜星夜兼程地赶到经销商的所在地,誓死要把货物抢回来,结果他没能抢回这批货,反而被经销商暴打一顿,落得个终身残废。

这位业务员之所以能够为公司做出如此大的牺牲,是因为老板平时对他非常好。他觉得,如果办不好这件事,对不起老板的厚爱。由此可见,他对企业和老板是多么的忠诚。这件事发生后,老板承诺:公司一辈子都养着他。他也为公司尽心尽力,经常为老板出谋划策,深得老板的信任。

还有一位业务员工作能力十分出色,责任感很强。他在企业创业初期,为公司产品打入市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不幸的是在一次跑业务过程中,遭遇了车祸,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公司老板对这两位员工为公司做出的牺牲一直念念不忘,在征得第一位员工和第二位员工家属同意后,老板把二人的铜像安放在工业园内,以表达公司对他们的感激。

不仅如此,在这次10周年庆典上,公司老板把全体员工的家属都邀请过来,甚至把以前在公司工作过的员工都邀请过来参加庆典。在庆典中,老板的一席话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员工及其家属,他说:“如果你现在是我们公司的一员,我感谢你们,为你们感到荣幸。如果你是我们公司曾经的一员,我也愿意张开双手,迎接你回来,公司的大门始终为你敞开。”这席话让全体员工都充满了自豪感和对企业的信心。

无疑,这次庆典活动是成功的。通过这次庆典活动,老板进一步赢得了员工的心,把员工凝聚在了一起,使大家的热情空前高涨,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板在经营人心方面的智慧。他不但让员工感觉有前途,还让员工感觉到公司有感情。人都是感情动物,每个人都希望跟着一个重情重义的老板工作,因此,老板一定要在经营人心、经营感情方面下工夫。

下面的几点细节就能有效地赢得人心,身为管理者的你,不妨借鉴一下。

1当员工生病时,应亲自慰问,并派人负责全程跟进,直到员工康复为止,就算员工感冒请假,领导者最好也要电话慰问一下;

2在公司的前台和保卫室准备雨伞、雨衣,当降雨不期而遇时,给员工提供雨具,为员工着想,对员工表达点滴的关心和照顾;

3当员工生日时,给员工举办一个生日Party,包一个红包,并用DV把这个过程拍摄下来,为员工送去欢乐的同时,也把美好的祝愿留下来。

如果管理者能从点滴小事做起,表达对员工的尊重和关爱,让员工感到舒适,那么就能密切员工与公司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2学会做感情投资,你的管理成本就会减半

有些企业领导者认为,谈什么感情啊,情感啊,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都是一些小儿科,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有些管理者则认为,感情投资是虚幻的东西,投入没有切实的回报,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认识,那么是你该改变观念的时候了。

感情投资虽然是无形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能感受得到。感情投资也许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能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随着你感情投资越多,员工会加倍地回报你,这种回报表现为信服你、认同你、敬重你、支持你,乐意听从你的工作安排,愿意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积极工作,为公司创造效益。这样一来,你所得到的回报将是不可估量的。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善做感情投资的英明领袖。开国功臣徐世勣,是第一个被赐“国姓”的人,被李世民赐名为李世绩。对于这样的重臣,李世民非常重视感情投资。

有一次,李世绩得了急病。御医开的处方上,有“胡须灰可以救治”这些字。李世民看了之后,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的胡须送给李世绩,这在古代可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因此,他们不剃发,不剪须。而皇帝是龙体,身上的任何一根毛发都珍贵无比。因此,李世民的举动把李世绩感动得热泪长流,叩头以至于流血,以表达感激之情。李世民却说:“这都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你个人,这有什么可谢的!”

房玄龄也是李世民最为倚重的一位大臣,在朝中长期担任宰相。他对唐朝开国时的制度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做过重大的贡献。当房玄龄生病时,李世民为了了解病情,方便探视,竟然命人将皇宫的围墙凿开,以便直接到达房玄龄的家。

此外,李世民每天还派人前去问候房玄龄,并派名医为他治疗,让御膳房给他准备三餐。当听到房玄龄的病情有所减轻时,李世民便喜上眉梢,而当他听说房玄龄的病情加重时,马上愁云满面。在房玄龄弥留之际,李世民来到病榻前,与他握手话别,悲不能禁。

李世民的做法充满了真情实感,怎能不让李世绩、房玄龄等重臣感动,怎能不令他们披肝沥胆地为之效命?可以说,李世民的做法是管理的至高境界,对今天企业管理有非常好的借鉴价值。

管理者重视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往往能收到巨大的回报:首先,通过感情投资,可以让员工感受到关怀,使员工在内心深处对领导者心存感激,认为领导者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从而激发出强大的潜在能力,使他们对工作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其次,通过感情投资,可以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忠诚心,这是员工愿意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源动力。再者,通过感情投资,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使他们鼓足勇气,勇往直前。员工创新对企业来说,是赢得市场竞争,获得商业利润的重要途径。

感情投资,投资是感情,也能收到感情,而感情是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心灵桥梁。在人际交往中,感情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润滑剂。聪明的领导者都注重感情投资,而且注重长期的感情投资,他们深知这对企业长远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日本麦当劳的社长藤田田认为,在所有投资中,感情投资花费最少,回报率最高。

藤田田是日本麦当劳汉堡庄的创始人和经营者,他曾经说过:“记住这一句话:‘日本麦当劳成功的信条是,为员工多花一点钱’绝对值得。”在他看来,勤劳的员工是公司的财富,公司绝对不能对员工吝啬。每一年,公司花在员工身上的金钱多达1000万日元,他说这笔钱绝对不是浪费。

这1000万日元用于保障员工及其家属的健康,支付给东京获洼卫生医院和警察医院,作为保留病床的基金。如果员工或他们的家属生病或发生意外,那么可以立即进入这两所医院进行治疗或动手术,即使周末有人得了急病,也可以及时送入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这样可以避免中途多次转院造成救治不及时而丧命。

有一两年,麦当劳的员工不曾因病住院,对于这两年投入的2000万日元,有人曾问藤田田是否浪费,得到的回答是:“只要能让员工安心工作,对麦当劳来说就不吃亏。”通过这种感情投资和人性化关怀,藤田田换来了员工积极地工作,继而产生了巨大的创造力,为公司创造了任何投资都无法比拟的效益。

感情投资就像一张存折,你往里面存储感情,你就能获得员工的回报。你存储的是无形的感情,所获得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利润。因此,不要吝啬感情投资,感情投资不花一分钱,却能获得源源不断地产出,这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学会感情投资,你的管理成本将减少很多。

感情投资不是虚拟的,而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真心为员工着想。对于感情投资,领导者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应该自觉地、一贯地践行,而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或只有3分钟的热度。所谓“以情动人,贵在恒久”,又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想感情投资结出丰硕的果实,你就必须在感情投资时坚持“放长线”的原则。

你要牢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更要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你的感情投资之下,员工一定会被你感染,从而对你充满敬意和佩服,并心甘情愿地追随你、服从你,这样你的管理将会变得十分简单,你在管理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都会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公司所获得的利益,将是源源不断的。

3对下属要讲原则更要讲人情味

凡事讲原则,会让你显得冷酷、古板、不通情理;凡事都讲人情,会让你显得没有原则,没有底线,不讲规矩。在企业管理中,过于坚持原则的领导者,往往不受人欢迎,而过于讲人情的领导者,往往没有威严,这个两种领导都称不上优秀的领导者。那么,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怎样对待原则问题和人情问题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是怎么做的。

吴起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名将,他在镇守河西地区的27年中,与各诸侯国大战76次,全胜64次,其余12次打成平手。这样的战绩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吴起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呢?一方面归功于他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归功于他的领导力。吴起有一句名言:“用兵要狠,爱兵要深。”也就说,他带兵打仗时既讲原则,又对士兵充满人情味,让士兵对他又爱又怕,对他心服口服。

有一次,吴起指挥军队与秦国作战,两军在旷野上对峙,剑拔弩张,只要将帅一声令下,一场惨烈的战斗就会拉开序幕。在吴起的军队中,有一个士兵武艺高强、作战骁勇,他未等吴起下令,就迫不及待地挥刀冲向敌阵。大家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他就已经斩杀了两个敌兵。对于这样勇猛的士兵,吴起却当即下令“斩之”。这时,军吏劝说吴起不要斩杀这样的人才,但吴起却说:“材士则是也,非吾令也,斩之。”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士兵敢违抗吴起的命令。

在平时,吴起虽然身为军队的统帅,但是他却和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甚至有个士兵患了恶性毒疮,吴起还亲自为他吸吮脓液。吴起对士兵的深切关怀,激起了士兵的以死相报,正是因为如此,吴起的军队才会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战无不胜。

管理企业、管理员工与带兵打仗的道理如出一辙,既需要讲原则,按原则办事,按制度办事,又要讲究人情,表达对员工的关怀和疼爱。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中营造一种温情,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讲原则、按制度办事,是为了惩恶扬善,为了根除员工不良的行为,保证企业正常地运行。讲人情、讲温情,是为了笼络人心,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以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这两者对管理好企业来说缺一不可,两者不可偏废其一。要想做好这两方面,关键是把握好什么时候该讲原则,什么时候该讲人情。

西洛斯·梅内是美国国际农机公司创始人,是世界第一部收割机的发明者,被人们称为企业界的全才。他在几十年的经营生涯中,历尽起落沧桑,但却能屡屡得胜。

在公司里,梅内是最高掌权者,有权左右任何一个员工的命运,但是他从来不会滥用职权。相反,他懂得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只要员工不触犯公司的制度,他就不会伤害员工的热情。而且即使在处罚员工时,他也能做到既讲原则,又不失人情味。

有一次,一个老员工违反了公司制度,在工作期间,他酗酒闹事,迟到早退。按照制度的规定,他应该受到开除的处分。管理人员做出了这一决定,梅内毫不犹豫地批准了。决定公布之后,这位老员工感到无法接受,他委屈地对梅内说:“当年公司面临危机,债务累累时,我与您共患难,三个月都发不出工资,我毫无怨言。如今,我犯了点错误,你就要开除我,你真是一点情分也不讲!”

梅内听完老员工的话,平静地说:“这是公司,是个有规矩的地方,这不是我们两个人的私事,我只能按规矩办事,不能有任何例外。”

事后,梅内才得知老员工之所以酗酒闹事是因为他的妻子去世了,他要照顾两个孩子。一个孩子跌断了一条腿,一个孩子因吃不到母亲的奶水而不停地哭泣。老员工非常痛苦,于是借酒消愁,结果耽误了上班时间。

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梅内立即找到这名老员工,安慰道:“你真糊涂,现在你什么都不要想了,赶紧回家,料理后事,照顾孩子吧!你不是把我当成你的朋友吗?所以你放心,我不会让你走上绝路的。”说着,他从包里掏出一沓钞票塞给老员工,嘱咐道:“回家安心照顾孩子吧,不用担心工作了。”

老员工听梅内这么说,立刻转悲为喜,问道:“你是想撤销开除我的命令吗?”

梅内反问道:“你希望我这样做吗?”

老员工说:“不,我不希望你为我破坏了制度。”

梅内说:“对,这才是我的好朋友,你放心地回去吧,我会适当安排的。”

后来梅内把这位老员工安排到一家牧场当管家,那家牧场离老员工家很近,方便他照顾家里的孩子。

有的领导者做到了坚持原则,但往往显得无情无义。有的领导者表现出了人情味,但是却因此放弃了很多原则。梅内既坚持了原则,又表现出了人情味,这是难能可贵的。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有必要学习梅内这种处理两难事情的方法。只有兼顾了两者,才能让员工心服口服。在这方面,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的做法,也值得管理者们借鉴。

有一次,索尼公司的一家分公司的产品包装出了问题,被东南亚的分销商投诉了。盛田昭夫非常生气,在公司的董事会上,他把分公司的经理痛斥了一顿,并要求公司以此为戒。这家分公司的经理感到尴尬难堪,禁不住失声痛哭。

会议结束后,该经理情绪十分失落。这时盛田昭夫的秘书却过来邀请他一起去喝酒,并表示这是盛田昭夫的意思。喝完酒,秘书陪着经理回到家。刚进家门,经理的妻子就迎上来了,说:“公司对你真重视。”原来,公司派人送来了一束鲜花和一封贺卡,因为当天是该经理和妻子结婚20周年的纪念日。这让那位经理非常感动。

盛田昭夫认为,为了公司的利益,对犯错的员工不能有丝毫的容忍,但是为了避免彻底打垮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热情,批评之后予以安慰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方式被索尼公司的许多人称之为“鲜花疗法”。在鲜花疗法中,我们既能看到盛田昭夫对员工的严厉批评,又能看到他对员工的精神抚慰和贴心关怀。这与既讲原则,又讲人情味的管理智慧不谋而合。

4常对下属说:你的工作很重要

一个炎热的夏天,两名旅客在大槐树下歇脚、乘凉。期间,一名旅客对另一名旅客说:“槐树没什么用,长这么大,但是不能结果实,对人类没有实际的用处。”槐树听了这话,十分生气地质问:“你们在我的树荫下乘凉,享受我带给你的好处,嘴里却说没用,你们是不是太忘恩负义了?”

在企业管理中,有些管理者就像那两位忘恩负义的旅客一样,他们一边享受员工带给他们的好处,一边却在否定他们的价值。比如,领导者抱怨秘书:“你每天除了打印文件,写一些报告,还能做什么?有你和没你对我没什么影响。”类似的话一出口,将对员工积极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槐树的话带给管理者们一个启示:尽管在你的企业里,有些员工在看似不重要的岗位上工作,看似没有实际的价值,但是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价值。就像槐树一样,虽然不能结果实,也不能作为木材供人使用,但是他能为路人遮蔽烈日,这也是一种价值。作为管理者,你要做的是,经常对员工说:“你的工作很重要,公司不能缺少你。”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价值感、积极性,使之更加认真地对待工作。

有一位领导者握着请假归来的员工的手,真诚地说:“以前有你在的日子,我不觉得你的工作有多重要,但是这几天你请假回家,公司缺少了你,我才发现原来你的工作那么重要,少了你这一环节,大家工作起来都会遇到不小的麻烦。”员工听了这番话,顿时激动得无以言表,他的内心在想:领导这么器重我,我一定不会辜负他,我会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这位领导者是聪明的,他懂得用高度的认可来评价员工,使员工获得精神上的鼓舞和情感上的支持。在他那番评价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每一个员工都是团队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当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时,我们看不到他们的重要性,但缺少了任何一人,团队的运转都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每个员工的工作都很重要,千万不要轻视它,不要忽视它,更不要鄙视它。

IBM在发展过程中,一贯坚持三条原则,这三条原则比任何技术革新、市场销售技巧或庞大的财力带给公司的贡献都要大。其中,第一条原则是:要尊重员工的一切。这条原则是老托马斯·沃森在创办IBM时提出的,小沃森接替公司后,把这一条原则进一步发扬光大。

在IBM,上至总裁下至传达室,每个员工都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尊重集中体现在“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每个员工都可以使公司变成不同的样子,每个员工都是公司的一分子”的朴素理念上,更体现在薪酬体系、能力与工作岗位的分配、享受培训和发展机会上。

IBM“尊重员工的一切”的原则告诉我们:每个员工对应的工作,都是公司运行的重要一环,有些环节看似不重要,但若真的缺少了这一环,公司的运行就会瘫痪。正如一台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看似不起眼,但若少了这颗螺丝钉,恐怕机器运转起来就会出问题。因此,管理者应该擦亮眼睛,看清每个员工所对应的工作的价值所在,并大声告诉他们:“你的工作很重要。”

一家营养盐公司的领导者曾给员工写过一封信,该员工是一名不起眼的开票员,这封信的主题是:你的工作真的很重要。看完这封信后,相信你也会被其中的言辞所感动。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你是个平凡的员工,做着平凡的工作——开票,可是,我要告诉你:你的工作真的很重要。

不要觉得我在虚假地恭维你,要知道,每一位客户都会与你直接接触。有的与你见面,有的与你通过电话联系,寒冬酷暑,送往迎来,你渐渐熟悉了一些老客户的声音,记住了他们的容貌,等下一次客户来买盐时,你的一声问候:“您是×××,今天买多少?”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使客户觉得亲切。

你开出的每一张发票,收取的每一笔款项,都是平凡的举动,也许你向客户说了很多好话,为的是让客户多买一点营养盐。也许客户对你不理不睬,也许你感到有些灰心,但是当新业务来了时,你又打起了精神,满面微笑:“您好,我是盐业公司……”

有些话,你每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也许你口干舌燥,但你觉得值得,因为从概率角度来讲,成功的几率也是存在的。在合家团圆的节假日,对于你却是一种奢望,你可能要忙忙碌一整天,坚守在销售第一线。

你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谁敢说平凡的工作不重要?谢谢你,辛勤的开票员,你为公司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公司真心感谢你。

一封充满肯定和感激的信,把公司管理层的重才爱才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封信里,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情真意切,平凡的语言,却彰显了最真实、最朴素的感动。作为公司的领导者,你可曾对员工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工作真的很重要?如果还没有,请记得把这句话传达给员工,让他们得到你的认可,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是领导者最应该做的事情。

5适度关心员工的个人问题,他们就会把你当“自己人”

孟子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企业要想发展好,就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因此,身为企业经营和管理者,一定要想办法与员工处好关系,搞好团队内部的团结,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关心员工,关注员工的个人问题,帮员工分担忧愁和困难。关心员工,员工才会对领导者吐露肺腑之言,才会对企业产生忠诚之心,为公司的发展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说到关心员工的个人问题,企业领导者首先应该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在这方面,被称为世界手机行业“大哥大”的摩托罗拉公司的总裁保罗·高尔文就做得非常出色。在他成功经营和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他特别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为此付出了真心,感动了很多员工,从而赢得了员工的真心。

在摩托罗拉公司,当员工生病时,保罗·高尔文会在第一时间问候员工:“你的病情怎么样?有没有看医生?如果你需要我,我可以向你推荐最好的医生。”当他把医生推荐给生病的员工时,他会督促医生:帮我的员工看完病之后,请把账单直接交给我。

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员工最怕失业,生病之后,他们会保密,怕领导知道后担心他们无法胜任工作。摩托罗拉公司有一名采购员叫比尔·阿诺斯,有一年他患上了严重的牙病,疼得他实在无法工作。很快,高尔文就得知了他的病情。

高尔文见他表情痛苦不堪,非常心疼地说:“赶紧去看病,不要想工作的事,治疗费的事我来替你想办法。”阿诺斯去医院做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他知道手术费比较贵,但奇怪的是,他却从未见到账单,因为高尔文已经替他支付了这笔手术费。他多次向高尔文提起这笔手术费,得到的回答都是:“我会让你知道的。”

阿诺斯知道手术费的细节吗?当然知道,不过那是他勤奋工作了几年之后的事。当他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时,他再次找到高尔文,说:“我一定要偿还你为我支付的手术费。”但是高尔文却说:“你呀,不必这么关心这件事。忘了吧!朋友,好好干。”

阿诺斯说:“我会干得很出色的,但我还是要还您的钱……是为了使您能帮助其他员工医好牙病……当然还有别的什么病。”

高尔文说:“你有这样的想法我就很开心了,谢谢你,我先代他们向你表示感谢!”

事实上,当年高尔文只是替阿诺斯支付了200美元的手术费,这笔钱对他来说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对员工来说却是不少的钱,更重要的是,这笔钱代表的价值是对员工的关怀和尊重。可喜的是,这样的故事在摩托罗拉公司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作为一家大公司的总裁,高尔文能如此真挚地关心和爱护员工,其真意自然令每一位被关心的员工感激涕零。为了报答总裁的深情厚谊,员工会加倍地努力工作,以表达对企业的忠心。

俗话说:“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在企业里,领导者如果能像家长关心孩子那样关心员工,那么员工肯定会像孩子一样热爱家长、热爱企业。因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用真心呵护员工,员工自然会用真心回报企业,把领导者当成“自己人”,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

众所周知,每个人对“自己人”都会信赖有加。在企业管理中,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言行更具影响力,最好的一个办法是先让员工对你产生自己人意识。因为当员工把你当成自己人,把你视为同一类人时,就会对你产生强烈的信任感。一旦他们信任你了,那么你的言行就会充满影响力,你管理企业就会轻松许多。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不是每个管理者都能领悟的,有这样一个反面案例:

有名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一家民营企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迅速成长为公司的一名骨干。但是当公司对他充满认可,准备大力提拔他时,他却突然提出了辞职。公司老板非常不解,最后通过私下沟通才了解到他辞职的真正原因。

原来,该员工觉得老板不近人情,一点都不关心员工,跟着他干没有意思。为此,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他与老板一同出差,路上他意外生病了,但老板却视而不见,不理不问,一味地督促他一定要提前完成任务、缩短行程安排。他说:“我无法从内心尊重他,也做不到继续为他效力。”这就是他辞职的真正原因。

由于老板不懂得关心员工,导致公司苦心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流失,这种情况不得不让企业管理者扼腕叹息。也许有些管理者认为,员工来公司就是工作的、为公司创造效益的,他们生病了、心情不好或心里有苦闷,这些个人问题企业没有责任去帮忙解决,因为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可是话虽如此,但却难以让员工接受。

要知道,员工不是机器而是人,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如果企业内部缺少人文关怀,缺少人情味,那么工作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人与人之间、上下级之间就会变得冷漠。这么一来,员工就不可能开心地工作,员工工作不开心,企业发展还有什么希望呢?所以,管理者要赶紧放下“企业不是慈善机构”那种冷人心的观念,从今天开始,适度关心员工的个人问题,表达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激发出员工“自己人”的意识。下面几种方式值得借鉴。

(1)留意员工的生日及每个节日

在员工生日那天,如果管理者懂得表达对员工的关心和问候,往往能给员工带去积极的影响,比如,送一份精致的礼物给员工,准许员工一天假,让他有时间与家人一起过生日。当然,公司也可以为员工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晚会,并附上一个红包,这样能很好地打动员工。还有一些节日,比如“六一”、“中秋”等,公司可以为员工的孩子准备一份礼物,送上月饼,向员工表达一点点关怀。

(2)关心员工的健康,员工住院时,亲自探望

一位普通员工住院了,公司的领导前去探望,说:“平时你在公司的时候,感觉不出来你有多重要,这几天你生病了,公司没有你,我就感觉工作没了头绪,大家也都乱了手脚,你真的很重要,安心把病养好吧,公司需要你!”这番话把这位员工感动得哭得稀里哗啦,出院后他工作十分卖力,以报答领导的关爱之恩。

值得一提的是,探望生病的员工千万不能走过场,有些领导者探望员工时,表现得心不在焉,草草了事,这样做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员工可能会想:“原来领导是假仁假义,平时我干得好,那些表扬肯定也是假的,现在我病倒了,他也不把我放在心上,真是没良心的家伙。”管理者千万不要让员工产生这样的看法。

(3)利用工作餐,与员工拉拉家常

在午餐时间,领导者轮流和不同的员工一起进餐,在用餐的同时,与员工拉拉家常,了解员工的家庭情况,看员工是否有困难需要帮忙,看员工是否有烦恼需要开导,看员工是否有建议需要探讨等等,既可以拉近员工与领导者的距离,又可以加强情感交流和工作交流,让员工感受到领导者的重视,这对员工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关心。

要注意的是,关于员工的个人问题,领导者应该坚持适度关心的原则,以表达对员工的充分尊重。有些个人问题涉及员工的隐私,员工可能会避而不谈,对此,领导者没必要刨根究底,以免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6关心员工的家属,比关心他本人更令人感动

一个人辛苦工作,为的是什么?不外乎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希望家人的生活有更好的保障。如果家里出了事情,员工的心就会被牵动,他很可能没有心思工作。企业管理者如果重视关心员工的家属,帮员工解决燃眉之急,那么这比关心员工本人更令人感动。

杨超是某企业员工杨俊的弟弟,他有严重的高血压,身体状况欠佳。虽然已经成年,但是依然和年迈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一次,杨超因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结果确诊患上了尿毒症。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他的母亲伤心欲绝,杨俊也万分焦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筹钱给杨超治病,为此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

企业的领导得知杨俊的弟弟患上了尿毒症,马上拿出2万元作为爱心捐赠款,同时发动公司全体成员向杨俊捐款。捐款那天,杨超来到了现场,当他手捧大家的爱心款时,感动得泪流不止,他说:“谢谢领导和大家的关心,我一定坚定信心战胜病魔。”

企业领导安慰杨超:“虽然你不是我们的员工,但你是我们员工的家属,关心你就是爱护我们的员工,你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这一番话深深打动了杨超,也深深打动了杨俊,他感受到了公司的重视,在后来的工作中,他表现得更加卖力。

关心员工的家属,就是关心员工本人,甚至比关心员工本人,更能让员工感受到那种真挚的关爱。因为员工的家属与公司非亲非故,没有直接关系,公司却能对他们伸出援手,慷慨解囊,足以体现出真情。这是对员工的间接关心,却能取得比直接关心员工更好的效果。

当员工出差时,公司管理者如果能事先帮员工安排员工家属的生活,或派专人负责,送去关心和慰问,一定能深深笼络员工的心。当员工家属生病了,管理者若能登门拜访,亲自探望,带去礼品和关爱,一定能让员工备受感动;当六一儿童节到来时,公司若能给员工的孩子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当员工的孩子考上优秀的学校时,公司若能向员工送去一份祝福,那么就能起到很好的情感沟通作用。

身为管理者,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事情,因为在情感世界里,小事往往最容易打动人。所谓“见微知著”,小事中往往蕴含着大爱,而且这种大爱的影响力、波及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它不但能够打动员工本人,更会打动员工的家属,为公司赢得人心。试想一下,当员工家属支持企业时,员工会轻易弃企业而去吗?

新疆有一位企业家,对待员工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员工的家人也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马大哥”。

员工王军老家在安徽,有一次,她的哥哥从老家过来看望她,马大哥派人去火车站接王军的哥哥,然后把他安排到酒店,并给他准备了可口的饭菜。第二天,马大哥安排财务人员报销了王军哥哥的火车票。

马大哥的做法深深打动了王军的哥哥,他说:“这么随和,这么关心员工,想的这么周到,这样好的领导我是头一次遇到,在这里工作我们家可以放一百个心了。”

其实被马大哥打动的员工家属不只有王军的哥哥,在公司里,只要有员工家属来探亲,马大哥就会安排员工家人的吃住问题,和他们谈论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当员工的家人探完亲返回家时,马大哥还会派人给员工家人买一些新疆土特产带上。在他的心中,员工的亲人就是自己的亲人,要向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员工的亲人。

2010年10月,员工李学兵的奶奶去世了,作为公司的老板,马大哥放弃了自己三天的休假时间,和公司其他领导一同来到马学兵家里,帮助马学兵为他的奶奶料理丧事。李学兵谈到此事时,激动地说:“董事长真像自己的亲哥哥一样关心我,我永远忘不了他的这份情。”

员工的家人是员工精神上的强大支柱,员工与他们的家属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管理者如果关心员工的家属,就意味着关心员工本人,一样能给员工带去感动。管理者如果能考虑到员工家人的实际困难,对员工而言那将是一笔很好的情感投资。

网易公司的创始人丁磊曾经说过,关心员工的家人是企业家应该尽到的责任。他非常重视关心员工的家人,包括员工子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优秀员工的子女是否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入托入园入学条件,他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员工的“落地生根”问题。换言之,企业若想长久地留住优秀的人才,关心他们的子女受教育问题,特别是让他们的子女在公司所在地接受教育,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关心员工的家人不仅能在情感上拉动员工,赢得员工家属的支持,有时候也能换来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帮助。比如,有这样一个例子:

王经理是温州某鞋业公司的总经理,在十几年的经营生涯中,他非常关心员工的生活冷暖。1995年,员工小徐的父亲患胃癌,急需一笔医药费。这对小徐而言,无疑是一笔数额巨大的款项,当他哭着找到王经理时,王经理了解了情况之后,二话没说,让财务给了他5万元,并嘱咐他不要有思想包袱,好好陪父亲治病。这件事让小徐对王经理感恩戴德。

2002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王经理的鞋业公司陷入了困境,只剩下一个空架子。这时小徐在新加坡的舅舅要来大陆投资办厂,小徐把鞋业公司的情况和王经理的为人告诉舅舅,说服了舅舅投资鞋业公司。在这笔投资下,王经理的鞋业公司创新了鞋的款式,改进了设备,接到了很多订单,公司很快就起死回生了,而且生意越做越大。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你对员工的家人付出一份情意,种下一份恩德,明天,说不定员工会带给你企业重生的机会。即便员工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和默默耕耘,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为企业走得更远尽一份力。

7越是危机,越不能轻易抛弃下属

在如今这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公司裁员是常有的事,也许你们公司没有经历过裁员,但你应该明白裁员对员工而言意味着什么。裁员一方面会给无辜的被裁者带来生活的压力和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决策者不负责任,为了利益抛弃员工的行为。假设你是一位高层管理者,有一天你被公司无情地“抛弃”了,你的内心会不会五味杂陈?作为管理者,如果你经常思考这个问题,相信你就能将心比心地体会到员工的感受了。

路易斯·乌切在2006年金融危机前,在他的新书美国的“一次性”雇工:裁员及其后果中发出警告:公司裁员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本书上市后不久,乌切就表示:“在一次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会议上演讲。演讲结束后,我让现场30多名精神分析师表决。表决的问题是,‘就你的经验看,是否觉得被裁员是一次创伤性的体验?’结果所有人都举了手。”

裁员会给员工造成严重的伤害,也会严重影响企业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1992年,IBM宣布了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裁员计划,当时IBM员工的脸上满是惊愕的表情。面对“蓝色巨人”过河拆桥的行为,被裁员工们纷纷表示,他们对IBM的印象再也无法回到从前。所以,轻易裁员、抛弃员工是不明智的举动。

大凡成就卓越的领导者,往往越是在危急关头,越把员工的生死存亡放在心上。俗话说“危难之时见真情”,领导者在危急关头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名员工,一定会感动每一位员工,从而赢得大家的真心拥护。在这一点上,三国时期的刘备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当年刘备弃新野,走樊城,面对曹操铁骑的追杀,他依然带着数十万百姓,导致行军速度缓慢,形势十分危急。很多部属劝说刘备放弃百姓,尽快逃离曹操的追杀。但刘备却说:“做大事以人为本,怎可危难之时弃百姓而去?”结果历经劫难,最终逃离曹操的追杀。这件事让刘备深得民心,为后来三分天下奠定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有危急时刻不抛弃员工的优秀企业,比如长虹电器。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家电的出口情况变得十分严峻。当年年底,家电企业迎来了一次裁员高峰,就连美国最大的家电企业惠而浦公司也宣布裁员5000人。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在公司内部骨干会议上宣布,长虹将实施不裁员、不降薪的过冬策略。赵勇表示,员工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题,人才是企业最可贵的财富,信心是企业迎接挑战的基础,企业的业绩不是靠裁员裁出来的,而是靠凝聚人心做出来的。在当前特殊的时期,公司更应该凝聚人心,加大培训和研发力度,为长虹的下一次腾飞积蓄力量。

越是危机,越不能轻易抛弃下属,越能显示出企业对员工的真情。当然,这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裁员。如果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不裁员就真的无法生存下去了,这个时候裁员也是无奈之举。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就曾有一次无奈的裁员举动,不过他并不是随便抛弃员工,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来看一下他当年的经历吧!

当年李嘉诚的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有些客户上门索赔,有些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到这种情况后,马上扭头就走。李嘉诚知道,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失去了客户就没生意可做,因此,李嘉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果真是墙倒众人推,银行得知长江塑胶厂陷入了危机,马上派人来催贷款。李嘉诚焦头烂额,痛苦不堪,只好陪着笑脸接待,恳求宽限还款期限。但是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应对企业破产危机呢?李嘉诚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裁员,因为工厂开工严重不足,裁员是节省成本的唯一办法。

不过,李嘉诚的做法充分表达了温情,他召开集体员工大会,坦诚地承认自己经营犯下的错误,不仅拖垮了工厂,还损害了工厂的信誉,最不能原谅的是连累了员工。他向那些被裁的员工赔礼道歉,并表示企业一旦有转机,就会把他们召回来上班。如果到时候被裁的员工找到了更好的去处,他也不会勉强。

裁员之后,李嘉诚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措施,稳定了企业的局势。他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坦诚地表达歉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原谅。同时,丝毫不隐瞒工厂的危机,恳求他们帮忙想对策。李嘉诚的诚意打动了很多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谅解,危机一步步地解除。最后,长江塑胶厂走出了危机。

公司走出危机之后,李嘉诚兑现了之前的承诺,把原来被裁的员工招了回来,并且在公司的集体会议上,李嘉诚向全体员工表达了感谢,肯定了他们在危机时,与公司同甘共苦的做法。然后,他通报了公司的收支情况,告诉大家:公司已经走出了危机,将迎来柳暗花明。会议结束后,李嘉诚给每个员工一个红包,以表达对员工的奖励,让员工们非常受感动。

我们倡导:危机时,不轻易抛弃员工,但不代表永远不抛弃员工、不裁员。因为企业面临的危机各种各样,有时候是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的,有时候是市场大环境决定的。这些时候员工是没有过错的,如果轻易裁掉他们,那么他们是最无辜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裁员,一定要充分安抚员工的内心。

美国通用中国地区总经理曾说过,“任何人如果很乐意裁员,他就没有资格当领导;反之,如果不敢裁员,也同样没资格当领导。”在这位总经理看来,每一位员工对公司都很重要,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轻易抛弃他们,除非员工的能力达不到公司的要求。

用通用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的话来说,一家公司有20%的人卓越,有70%的人合格,可以接受,另外10%的人要淘汰。如果你可以把这10%的员工培养成合格的人才或卓越的人才,那么最好先努力去培养。如果无法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人才或卓越的人才,那么淘汰他们是必须的。否则,对那些20%的卓越员工和70%的合格员工是不公平的。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