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人脉就像滚雪球
很多人在童年时都玩过滚雪球的游戏,一个小小的雪团,滚上一圈,雪球上就会沾上一些小雪花,不停地滚下去,这个雪球就会越来越大……用不了多长时间,它就会超过你的手掌,变成一个大圆球,如果你继续滚下去,从街的这一边开始一直滚下去,这个雪球就会变得无限大。人脉拓展在某种意义上就像滚雪球,开始可能只是一丁点大,由一片雪花开始到两片,到四片,到八片……直到无限大。
投资大师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所谓很湿的雪,就是黏合人脉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接近他们,包括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语调、什么心态等等。所谓很长的坡,则是指拓展人脉的途径和范围,比如如何才能寻找到人脉,他们在什么地方,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等等。
只要你用对了方法,找对了路径,你的人脉圈就会像雪球那样越滚越大……那么,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你的人脉雪球越滚越大呢?
(1)找到很湿的“雪”
在你没有学会如何与陌生人成为朋友之前,即使你置身于一座人脉的摩天大厦中,你也不会拥有他们;即使贵人就在你的眼前,他们也会对你视而不见。所以,从现在开始,学习与人的相处之道才是上策。
大卫·麦克库洛所著的杜鲁门传一书中,写到杜鲁门即将下台之前的一段故事。
共和党候选人杜威特·艾森豪威尔那年秋天在总统选举中击败了艾德拉·史蒂文森。艾森豪威尔的当选,让杜鲁门总统很不服气,他断言艾森豪威尔的执政生涯将是一次灾难。
艾森豪威尔进入白宫后,杜鲁门指着他的办公桌说:“他会坐在这里,然后他会指点这个,指点那个,结果却什么也做不成!可怜的艾克,当总统和在军队不一样,他一定会遭受巨大的失败。”
杜鲁门说对了一半。他十分清楚,宪法只赋予总统一份微小的权力,去做他需要管理的事,而其余的则要靠他去说服其他人实现他的愿望。然而,杜鲁门判断艾森豪威尔没有这种能力是错误的。
艾森豪威尔能够当上“二战”盟军的最高统帅,并不是因为他发号施令的声音大过其他将军,而是因为他可以应付蒙哥马利、巴顿、丘吉尔及戴高乐这些人的尖锐个性。他倾听他们的抱怨,替他们调解纷争,让他们成为注目的焦点。他奉承他们,哄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感谢他们的付出。然后,他赢得了战争。最后,他又赢得了选举。这就是总统何以成为总统的原因。
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本领——掌握和人打交道的方法,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2)找到很长的“坡”
你必须找到一条结交更多朋友的捷径,而不是跑到大街上跟每个人套近乎。
林登·约翰逊总统年轻时在华盛顿担任国会助理,而他辉煌的政治生涯也从此开始。那时,他十分热衷于建立政治网络。约翰逊和其他国会助理住在一栋廉价公寓内。为了和这些同僚“撞见”,他一天要洗6次澡。在浴室这种地方见面,简直太妙了。一群脱得精光的男人在这里交流,所增加的亲密感远胜于西装革履的客套敷衍,不是吗?由此,约翰逊的人际网络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脉交往捷径,关键是你要在生活中善于去发现。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人和人之间交流的便利条件,使得各种各样的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人脉“滚雪球”的最佳途径,是加入一些适合你的社会团体,并在其中扮演自己的角色,这是你建立人际网络的基础。
全世界最好、最成功的团体可能是“WASP百万富翁俱乐部”,可惜你我都无缘加入。幸好,对我们这些不能加入百万富翁俱乐部的普通人来说,还有很多其他的团体可以选择。
当你加入了一个社会团体,开始在这个团体中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时,你一定会发现,在这个团体中,有些人能够带给你极大的帮助。以前,因为你自身固有的弱点,有些事情你是从来不会想要去尝试的,现在,在新朋友的帮助下,你的视野拓宽了,信心也就更足了。
社会已经发展到了网络时代,人们寻找自己愿意参加的团体,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费力了。你可以立刻上网,在任何你感兴趣的网站上与人交谈。用这种方式来建立人际网络,已经成为当前最流行的方式。
只要你掌握了最基本的与人交往的方法,找到构建人脉网络的最佳途径,并按照这套办法从第一个人脉开始,很快你就会发现,你的人脉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一片雪花到两片雪花,也许是最艰难的开始,但是,只要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你就不会再为自己缺少人脉机会而发愁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转介绍机制
一个年轻人拜访一个成功人士,问他:“可以向您请教一下您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的原因吗?”
成功人士回答:“可以,因为我知道一句神奇的格言。”
年轻人说:“是什么呢?”
成功人士说:“这句格言是:我需要你的帮助!”
推销员不解地问:“你需要他们帮助你什么呢?”
成功人士答:“每当遇到我的客户时,我都向他们说:我需要您的帮助,请您给我介绍3个您的朋友,好吗?很多人答应帮忙,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闻听此言,年轻人如获至宝,他按照那位成功人士的经验,不断地复制“3”的倍数,数年之后,他的客户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通过真诚的交往和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一年内销售超过10亿美元寿险的成功人士。他就是享誉美国的寿险推销大师甘道夫。
熟人介绍是一种事半功倍的人脉资源扩展方法,它具有倍增的力量。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但是他的精力和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要想在短时间内开发出大量的人脉资源,只有利用转介绍的机制,才能产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几何指数的倍增效应。
在英国有这样一对母子,儿子是汽车推销员,母亲是保险推销员。
有一次,儿子向一位名人成功推销了一辆汽车。一个礼拜后,这位名人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您好,我是甘林的母亲,感谢您一个礼拜前在甘林那里买了一辆汽车。我今天打电话是想通知您,请您明天抽时间开车回车行进行检查。”这位母亲知道,大凡名人都很忙,一般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邀请。所以,想借这位名人回车行的机会请他吃饭。
第二天,这位名人如约而至,检查车况后,这位母亲对他说:“为感谢您的支持,已到午餐时间,我想请您一起坐一坐,我们可以顺便聊一聊如何更好地维护你的爱车。我想您不会拒绝一个做母亲的请求吧?”名人盛情难却,接受了邀请。
席间,这位母亲说:“像您这么成功的人士,一定会非常注意生活的品质,一定需要一份完善的保障计划。您帮助了我儿子,您一定也会帮助我的,我这里有一份保险计划书,请您留意看一下。”盛情难却,名人不得不接过保单。
几天后,这位母亲通过再次打电话和亲自拜访,终于签下了一张保单。同样,这位母亲的儿子也以同样的方式向母亲的保险客户推销汽车。这就是人脉资源交换的有效运作。
当两个人交换一块钱时,每个人都只有一块钱;但当两个人交换人脉网时,他们可以各自拥有更加丰富、完善的人脉网。你有一个非常好的人脉网,我有一个非常好的人脉网,如果我们互相交换,那么,你有两个人脉网,我也有两个人脉网。所以,扩展人脉资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别人交换人脉资源。
好多人过于珍惜自己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以至于不想把自己认识的人介绍给他人,因为他们一般都会存在这样的心理:“我介绍他们认识后,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和我之间的关系更亲密怎么办?”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专业咨询师李宗善说:“人际关系就是肌肉”,纹理越细致越不容易被扯破,相互之间连接越密切力量越强大。所以无论何时都要毫不吝啬的尽自己所能把自己的熟人介绍给他人,因为你的“毫不吝啬”可以使你的人际关系网更加发达。
熟人介绍加快了与人信任的速度,提高了合作成功的概率,降低了交往成本,确实是一种人脉资源积累的捷径。所以,在商务活动中,我们要养成一些习惯性的话语,例如:“如果有合适的客户或对象麻烦介绍给我,谢谢!”“如果有需要这方面产品或服务的人,麻烦您告诉我。”“我们今晚有活动,你可以带一些朋友一起过来。”“您有这方面的朋友吗?是否介绍给我让我们认识一下。”
这样的话多说几次之后,对方也会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如果真有合适的客户或对象,他就会想起你说过的话。
慧眼识人,找出那些隐藏在普通人中的“贵人”
有句话说得好:“你还没成功,是因为你还没有遇见贵人。”可是贵人在哪里呢?很多人都抱怨自己的朋友太少,抱怨自己的朋友大都是酒肉朋友,真正想找他们帮忙时,就逃得远远的,还谈什么“贵人”?
其实贵人身上并没有写着“贵人”两个字,贵人也是普通人,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智慧的双眼从茫茫人海,从你那些看似普通的朋友中把他识别出来。如果你做不到慧眼识人,那么即使你身边有贵人你也会错过。
有个小姑娘名叫王灿,毕业于名牌大学,毕业之后将近一年都找不到工作,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于是就和隔壁家的王阿姨等人打麻将。
有一天,一位邻居问王灿:“丫头,你找到工作了吗?”
王灿说:“我学的是历史,大冷门儿,工作好难找的,我找了快一年了,都没找到呢!”
这时候旁边的另一位邻居说:“经常跟你打麻将的那个王阿姨不是你们市重点高中教导处主任的妈妈吗?你可以问问她啊,说不定他儿子能帮你在学校找个教历史的工作呢?”
王灿一拍脑袋,说:“哎呀,我只知道跟她打麻将了,你说我咋知道她还有一个当教导处主任的儿子啊!”
说完之后,王灿买了一些水果,赶紧去王阿姨家。碰巧王阿姨的儿子在家,但是他告诉王灿:“你怎么不早说啊,上周我们学校刚跟一个普通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学生签约,你要是早点告诉我们,我们肯定帮忙啊,都是一个小区的邻居。”
故事讲到这儿,如果你是王灿,听到这样的结局你懊恼吗?后悔吗?可是已经没有用了,只能怪自己“有眼无珠”,或者说没有擦亮双眼发现身边隐藏的贵人。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道在牌桌上打牌、在邻居面前抱怨,却忽略了深入思考了解牌友、邻居的职业、社交地位及朋友圈子。如果你是有心人,别人不经意的几句话就能让你眼前一亮,从而发现你一直寻找的贵人。
你的世界不缺少帮助你的贵人,而是你缺少发现贵人的慧眼。如果你能把握住身边的贵人,那么你就能率先把握住别人没有的机会。因为关键时刻,贵人能向你提供信息资讯,给你提供机会和平台,让你步步领先。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贵人呢?贵人又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就来详细地分析一下贵人的特点。
特点1:无条件挺你的人
当一个人愿意无条件挺你时,他肯定是你的贵人。因为他相信你,他接受你。当他知道小人在背后制造流言中伤你时,也会毫不犹豫地挺你,帮你说话、澄清。这样的人是你不可多得的朋友,是你命中的贵人。
特点2:愿意唠叨你的人
谁会没事向一个自己不在意的人唠叨?当一个人唠叨你时,说明他在意你,他的唠叨对你是一种提醒,他不希望你多走弯路。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呢?
特点3:愿意与你分享分担的人
无偿地与你分享分担的人,是你风雨兼程的朋友,是你生命中的贵人。很多人有福同享,但是有难却不能同当,但是有些人愿意与你分担痛苦、承担困难,在你最落魄的时候对你不离不弃,这样的人值得你珍惜。
特点4:教导你、提拔你的人
有一种人,他能看到你身上的闪光点,也了解你的不足,他协助你、提拔你,对你不嫌弃。当你遇到困难时,他会给你指点,为你出谋划策。这种人不是你的贵人,又是什么呢?
特点5:懂得欣赏你长处的人
一个懂得欣赏你长处的人,表明他肯定你这个人。有些上司虽然发现了你的优点和长处,但是未必欣赏你的长处,更别说接受你的长处。因此,你要学会珍惜那些欣赏你长处,肯定你的人。
特点6:容易生你气的人
如果你身边有个人会傻傻地生你的气,你至少要感激他。因为这证明他很在乎你,试想,一个不在乎你的人谁会傻傻地生你的气呢?当他生你的气时,你有必要询问情况,给予安慰,让他对你的好感更进一步,日后当你有困难时,他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掌握“二八法则”,实现人脉效益最大化
王先生最近经常为这样一件事困扰着:朋友多,应酬多。
朋友多了,本是好事——多个朋友多条路嘛,一个好汉还三个帮呢!可王先生的烦恼在于:今天陪客户吃饭,明天要赴同学聚会;还有单位的同事,上面的领导,手下的员工都要顾及;还穿插着这个结婚,那个丧葬;有了孩子,要过满月……这些都得应酬。对了,还没算上自己和妻子家里七大姑八大姨这些关系的走动呢。
王先生本是一个很重视人脉资源的人,可是频繁的应酬是有成本的——经济上的花销形成了负担;时间上的支出让他处于疲于奔命之中,本来就紧张的时间更不够用了,甚至有时还影响到了他工作和家庭的正常秩序,引起了领导的不满,妻子也抱怨起来。如今,请客送礼、忙于应酬也是现代人最头疼的一件事。可是不走这个人情往来又不行,被困在人情网里,苦不堪言,又无计可施。
我们上面讲的王先生就已经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了。他的烦恼和困惑已经向我们提出了在人脉资源的建设、拓展和管理维护方面存在的误区已经到了需要重视的时候。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误区一:认为人脉就是拉“关系”或“关系”就是一切
这一点是不少人对人脉资源片面的表面理解。人脉资源是人与人的一种关系,但如果说发展人脉就是天天“拉关系”,反而可能会毁掉自己的人脉圈。
当今,社会节奏加快,人变得更加现实。在人脉资源的建设和拓展中,“拉关系”只是方法和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可以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想一想:在一个整天和你一起“吃吃喝喝”的酒肉朋友和另一个尽管交往不是十分密切,但可能会给你带来帮助的朋友之间,当他们有求于你时,你会为哪一个做得更多呢?
误区二:缺少人脉资源规划
缺少人脉资源规划经常会导致两种极端——一种是“临时抱佛脚”。当急需别人帮忙的时候,才想起“找关系”。人脉资源需要建设,需要拓展,需要未雨绸缪;否则,到了需要的时候,就“书到用时方恨少”。
目前更常见的另一个极端是与“临时抱佛脚”相对应的叫“饥不择食”——只要有可能搭上的关系都要搭,只要可以结交的朋友都要交。
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院长黄力泓说:“每个人都有250位朋友,他们分别出现在两种场合,一个是你的婚礼,一个是丧礼,而这些朋友有80%是对你毫无帮助,他们通常不会给你正面、积极的影响,当你渴望有任何作为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浇你冷水,告诉你种种的坏处和各种失败的可能。有20%的朋友,他们是属于较积极的,会给你正面的影响,其中又有5%的朋友则会帮助你,甚至改变你的一生!”所以,你对朋友们不该一视同仁,你应该花80%的时间,跟那些会影响你一生的20%的朋友在一起。
企业经营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八”法则,通常的意义是说,在企业中20%的产品在创造着企业80%的利润,20%的顾客为企业带来80%的收入,20%的骨干在创造着80%的财富,80%的质量瑕疵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等等。这个原理告诉我们,要抓住那些决定事物命运和本质的关键的少数——“20%的人脉资源为你创造了80%的机会和收益”。
对你一生的前途命运起重大影响和决定作用的,也就是那么几个重要人物,甚至只是一两个人。我们如果平均使用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最终的收益并不会产生“最大化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对影响或可能影响我们前途和命运的20%的贵人另眼相看,我们必须在他们身上花费80%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这是科学经营人脉资源的原则,与我们的人品与道德是两码事。
结交可优势互补的朋友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精细的社会,隔行如隔山,你不可能样样精通。结交可优势互补的朋友,所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博采众长,使之为我所用。这才是我们选择朋友的基本原则。
如果整天和与自己各方面都很相似的人在一起,强项不一定会更强,但弱项一定会更弱。另外,一个人通过与不同类型的朋友交往,可以获得不同侧面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优缺点和拓展事业的需要,积极主动地选择有益、有效的朋友。
王桐和朋友李然两人在市中心商业区某数码城租了一个商位。王桐是某电子科技公司产品部的职业经理人,而李然则是跑了多年销售的营销员,销售渠道畅通。王桐这几年工作一直很不错,也攒了不少钱。一个有资金,另一个则是营销领域的老手,两人一拍即合,取长补短,王桐负责资金投入,李然负责业务开展。
王桐利用自己在公司的人力资源,可以拿到最优惠的价格,而李然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销售渠道不用担心。目前他们代理了多家公司产品,光是MP3,就有爱国者、海尔、明基、松下等国内外品牌,销售势头很好,赢利相当可观,用王桐的话来说:“可以与自己优势互补的朋友合作,不管做什么都会成功,做生意当然也会财源滚滚啦。”
在结交优势互补的朋友时,还要注意做到“看重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说,可能对方并不如你,在很多方面都很普通,但有一点非常突出,而这也正是你所欣赏和需要的,那你就可以与之做朋友。对朋友的要求不要过于完美,要尽量多利用朋友的优点,而不是盯着对方的缺点不放,更不要以貌取人。
美国的乔布斯和沃兹是“苹果”微电脑的开发者。他们有一个重要的合作者是马克库拉。其实,最初光顾乔布斯和沃兹两位年轻人的并不是马克库拉,而是乔布斯的老板介绍来的一名叫唐·瓦尔丁的人。
当唐·瓦尔丁来到乔布斯家中,看见乔布斯穿着牛仔裤,散着鞋带,留着披肩长发,蓄着胡志明式的大胡子,怎么看都不像一位企业家。于是,唐·瓦尔丁就把这两位奇怪的年轻人介绍给了另一位风险投资家马克库拉先生。
马克库拉原来是英特尔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对微电脑十分精通,他并没有被乔布斯和沃兹的样子吓坏,而是先考察了乔布斯和沃兹的“苹果”样机,最后,马克库拉问起了关于“苹果”微电脑的商业计划,而乔布斯和沃兹只精通于技术,对商业买卖一窍不通,所以二人面对马克库拉的提问,一下子面面相觑,说不出来话。但马克库拉并没有因此失望,而是决定和两位年轻人合作,并出任董事长。
因为对乔布斯和沃兹的外表形象过于求全责备,唐·瓦尔丁失去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而马克库拉与他相反,专注于两个年轻人的优势能力,并且与他们进行了深度的合作,所以他成功了,他抓住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
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更多的是他的优点,而不是缺点。重要的是对方真正的品质,而不是外表或者言辞本身;重要的是,对方所有的,是你所缺的。有专家说,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不是长处,而是他的短处,但只要能找到弥补我们缺陷的那个人,不就是最完满的组合吗?
无论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中,如果有一两个可以和自己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的朋友,那真是让人羡慕的好运气。
交友也需“势利”,不要耻于将朋友分等级
在交朋友的时候有一点儿“势利”实在是一种远见。
势利,并不是指见风使舵,谁有钱有势就巴结谁。势利——给朋友分等级,就是要分清哪些朋友是我们的真朋友,是能和我们一起共甘共苦的;哪些朋友更多的只是利益上的关系;哪些朋友只是点头之交……
有个地方官员,朋友无数,三教九流都有,他也曾向人夸耀,说他朋友之多,天下第一。曾有人问他,朋友这么多,你都能同等对待吗?
他沉思了一下,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要分等级的。”
他说他交朋友都是诚心的,不会利用朋友,也不会欺骗朋友,但别人来和他做朋友却不一定是诚心的。在他的朋友中,人格清高的朋友固然很多,但想从他身上获取一点儿利益,心存坏意的朋友也不少。
“对心存歹意、不够诚恳的朋友,我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那只会害了我自己呀。”所以,在不得罪朋友的情况下,他把朋友分了等级,有“刎颈之交”、“推心置腹”、“可商大事”级、也有“酒肉”、“点头之交”、“保持距离”级,等等。他就根据这些等级来决定和对方来往的密度。
这个官员不可谓不聪明,我们不可能只和品格高正的人来往,给朋友分一个正确的等级,不仅可以避免无谓的伤害、节省人情往来的精力,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朋友的功能。
朋友的等级自然不是从一开始就分出来的,而是在交往过程中,根据朋友的品质、亲密的程度,感情的远近、利益上的分配而慢慢分化出来的。
第一等级的朋友自然是那些对我们的人生和事业都很重要的人,他们与我们息息相关,对我们的人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等级的是那些知心的、经常来往的、能互相帮助的朋友。
第三等级的是利益之交,利益关系消失,朋友关系也基本结束。
培养人脉重点是要找到那些含金量高而又真正愿意帮助你的朋友,并重点和这些朋友交往。
我们当然主张,对朋友要以诚相待,不可有欺骗,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凡事留个心眼。对于可深交的朋友,你可以和他分享你的一切,不可深交的,维持基本的礼貌就可以了。
把朋友分等级,自然不是分地位或贫富的等级,但是,肯定会和你目前的需求和身份有关。但有一个前提必须记住,不管对方多有智慧,或多有钱,一定要是个“好人”才可深交,也就是说,对方和你做朋友的动机必须是纯正的。
有一个朋友,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他说起自己的创业史,深有感触地说:“当年,我和一个哥们儿一块创业,那哥们儿说话豪爽,办事利落,但公司效益不好时,他马上另立门户,带走所有客户,几个得力的员工也被他带走了。这时候,和我在一起的是一个平时很沉默的老大哥,他在一旁耐心地指点我、帮助我,直到我把公司重新做起来了,他说自己老了,干不动了,什么要求也没有,就回乡去了。临走时,我摆酒宴感谢他,他说:“我就是看你是个老实的小伙子,才想帮你。”
患难见真情。把朋友分等级,就是要在交往中去区分,去划分。你不能像分名片一样,经理级的一堆,副经理级的一堆。你这样划分,绝对太势利,相信也没有人愿意和你这样的人做朋友。
上例中的老大哥,以“你是个老实的小伙子”为由,就决定留下来帮助他,这样的朋友你不把他划分到你的第一等级当中,还等什么呢?
在自己的人脉网中需要有几个真心与结交的,处于第一等级的朋友,不管你穷困潦倒也好,还是飞黄腾达也好,他们都会不离不弃地帮助你,以这些朋友为经脉,就能织起一张结实而稳固的四通八达的人脉网。
友情投资宜走长线,千万不要有“近视症”
友情投资要从长远考虑,千万不要有“近视症”,需要关注人脉的成长性和延伸空间。
有一个中小企业的董事长,长期承包那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这位董事长的交际方式与一般企业家的交际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仅重视与公司要人的关系,对年轻的职员也殷勤款待。
当然,这位聪明的董事长并非无的放矢。事前,他总是想方设法将电器公司中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某人大有可为,日后必成气候时,他都会尽心款待。
··
··
比如,当他所看中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为科长时,他会立即跑去庆祝,赠送礼物,同时还邀请他到高级酒店用餐。年轻的科长很少受这样的款待,心中自然倍加感动,心想:我从前从未给过这位董事长任何好处,也不是什么有权有势的人物,人家这样待我,真是有愧!
正在受宠若惊之际,这董事长却说:“我们公司能有今日,完全是靠贵公司的抬举,因此,我向你这位优秀的职员表示庆祝,也是应该的。”这样说的用意,是不想让这位职员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这位董事长明白,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有九个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他现在做的“亏本”生意,日后会利滚利地收回。
果然,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而这位董事长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
不得不佩服董事长“放长线钓大鱼”的眼光。编织人脉,要放长线钓大鱼,看到大鱼上钩之后,不要急着收线扬竿、把鱼甩到岸上。急功近利,到头来不仅可能抓不到鱼,还可能把钓竿折断。会钓鱼的人会有这种经验:鱼线动了,鱼上钩了!先按捺住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慢慢收钓。如此一张一弛,待到大鱼筋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用提网兜拽上岸。
求人也是一样,如果逼迫得太紧,别人反而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成功的喜讯来临。
尽量少做临时抱佛脚的买卖,而要注意有目标的长期感情投资。同时,放长线钓大鱼,必须慧眼识英雄,才不至于将心血枉费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庸才身上。
九种途径,快速拓展你的人脉圈
(1)开业庆典或周年庆典活动现场
许多公司都要举行开业庆典或周年纪念活动。这些活动正是我们认识新朋友、扩展人脉圈的大好时机。
林小姐的一个客户打电话告诉她,说后天是他们公司成立的周年庆典,想让她过去捧场。林小姐就问他有没有需要自己帮忙的地方。那位老板想了想说:“如果可以的话,就麻烦你帮忙招待一下客人吧。”林小姐很爽快地答应了。到了那天,林小姐精心打扮了一番,早早就去了那家公司,帮助老板打理接待事物。一天下来,林小姐就与上百名前来祝贺的各界人士交换了名片。
而许先生更是棋高一着。从报纸上了解到某房地产公司要为自己公司的一高档楼盘举行隆重的开盘仪式,许先生一看心里乐开了花,他知道,能买得起这个楼盘的都是一些有钱人、企业的老总,这可是个认识名流、拓展人脉的好机会。
于是,他也按时到达了现场,当他看到沿街停靠的小轿车一字摆开,一直延伸到几百米以外时,顿时欣喜若狂。那一天,他以该房地产是否值得投资为名,与许多购房者进行讨论和交换意见,并且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认识了不少企业的老板。
以上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积极参加一些客户企业的开业庆典或周年纪念活动可以有效拓展我们的人脉资源。
(2)产品说明会、发布会、推广会现场
许多著名企业都会在一定的时候召开新产品说明会、技术发布会、市场推广会或巡回展示会等。这是我们认识某一行业上层人士的极好机会。
一天,张先生的朋友打电话告诉他说,一家国际大公司将会在某日某大酒店举行新产品展示会,问他有没有兴趣参加。张先生当然满口答应。因为他知道,参加这样的会议,不仅能够直接了解到国外最近的产品与技术发展趋势,还能结交许多IT界的新朋友。真是一举两得。
张先生如约前往。在大酒店的会议接待处,他在领取有关资料时,首先是与主办单位的负责人和接待人员交换了名片。本来他可以进入会场就座的。然而他以等人为名,在接待处又认识了几位新朋友。那一天,他在场内场外一共“拜会”了60多位IT界人士。张先生这一天,不仅学习到了最新的电脑知识和技术发展趋势,而且还认识了不少的IT界朋友,这为他以后的事业打下了人脉资源的基础。
(3)博览会、展销会现场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博览会、展销会纷纷举行。如汽车博览会、服装博览会、食品博览会、房地产展销会,等等。其中参展的商家以及消费者中的一部分人都可能成为我们最好的人脉资源。
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就要隆重举办,刘女士和她的营销小组成员也在悄悄地准备着,想在这次盛会上取得成功。一般人都会认为机电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因此没有在意。
而刘女士则刚好相反。她认为她是做人的工作的,她所需要的是认识那些从事机电产品生产和销售工作的人,而不是具体产品。因此,她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那一天,她和她的营销小组成员早早地来到会场。她们在会场收集各种资料,也在各个展台前与本市参展厂商的负责人交换名片。这一天,她们虽然很辛苦,但她们却在同一个地点,拜访了全市所有的机电产品制造商。其工作效率之高与平时是无法相比的。
(4)星级宾馆里的高级舞会
娱乐场所,特别是高级娱乐场所,往往是有闲阶层人士光顾的地方。有闲的前提是有钱。从营销的角度看,有闲阶层人士当然是我们重要而优质的发展对象。
叶女士在进入保险公司之前,是一位文艺工作者,而且专门学过国际标准舞。她常在本市的一家五星级涉外饭店的舞厅进出,陪同那些商场上的高级人士共舞。由此,她认识了不少商界名家。
严格地讲,叶女士并不是舞女,而是一位公关工作者。她的穿针引线,也为那些大款解决了一些商业上的难题。那些商界人士因此既亲近她,也尊重她。后来,这些人中有许多都成了她的大客户。叶女士也由此而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人脉资源网。对她而言,高级娱乐、社会交际和保险营销三者之间已融为一体,其乐无穷。
(5)酒会、茶话会、座谈会
一些学术团体、协会组织为了总结当年的工作,规划和部署明年的工作,往往要举行一些茶话会、酒会等。马先生就是被邀请的一员。
马先生并没有参加任何民间团体组织,他只不过有一个为当地报社写稿的习惯。由于他本身从事营销工作,所撰写的稿件又多半是与销售有关,于是,报社便将其列入工商界的通讯员代表。马先生经常往报社跑,又参加每月一次的通讯员座谈会,于是,他通过这条渠道,除了认识了许多报社的记者外,还认识了本市各行各业的许多名人。这些人中,有的一来二往,就不知不觉成为他的客户了。
马先生在进入该公司之前是研究宏观经济的。在我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全国上下都刮起了一股WTO风。马先生借此机会也与报社联系,希望能办一个专栏。这个想法与报社不谋而合,立即得到了同意。
为了将这个专栏办好,他以报社的名义向当地的一些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发出邀请,在报社召开座谈会,向他们约稿。一两个月下来,他认识了不少的专家。最后,不仅栏目取得了成功,而且这些专家也大多成了他的忠实客户。
(6)参加朋友的婚礼或生日宴会
一般来讲,参加朋友、同事、同学、邻居的婚礼,并在其中帮助做点儿什么事,是拓展人脉圈最应该做的事情。
小王是一位专修公共关系的大学生,去年毕业后加入了现在的公司。刚踏入公司时,他意识到必须尽快地让身旁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一天,他的街坊邻居家中操办结婚大礼,请他去帮忙。主人开了30桌酒席,小王却利用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名片和公司的产品宣传单用红纸包好,给每位道贺的客人一个红包。
那些客人回家后,还真有五六位给他打电话,询问相关事宜。其中有三位成了他的客户,三位中有一位是一家企业的老板,是一位出手不凡的大客户,小王从此与该客户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往来。
(7)社会公众人物葬礼现场
在殡仪馆里拓展圈子资源,听起来有点儿不可思议,但确实很有效果。你若参加了一些当地公众人物的葬礼,你会发现那真是一座人脉资源的金矿。
有一个人参加了艺术家赵丽蓉老人的葬礼。赵丽蓉老人生前的小品节目在大陆享有很高的收视率,而且她老人家在演艺界特别受到晚辈们的尊敬。这次去参加葬礼的都是一些明星级的影视、音乐名流,其中包括香港和台湾的明星。
在参加完赵丽蓉老人的葬礼几天后,他接到一个电话。那是一个著名影星打过来的,他说:“我想买保险,因为在北京我不认识其他的保险营销员,请你帮我一个忙。”另外,还有一位明星,一下子买了20多万保费的保险,也是这样促成的。
(8)高级培训班
平时,注意多参加一些高级培训班或研习会,你既可以学习到一些新的知识,又可以进一步了解行业的趋势,而最为重要的,就是可以结交更多的重要的朋友,扩充自己的人脉资源网络。
成人教育一类的培训班或研习会不同于学院式的正规教育,通常那些参加培训班或研习会的人早已走向社会,有了自己的事业或职业,而且参加培训的人大都是力求上进、想有所成就的人。
某著名大学“卓越女性高级研修班”第二期的招生简章上,将招生对象明确确定为:“领略过成功的女企业家、女性金领和白领、国家企事业单位女性高管人士、城市女性休闲族和自由职业者”。
“我们研修班学习的学员包括来自全国多个领域的行业精英。”据研修班的举办者介绍,在第一期学员中,某市市长夫人、某银行行长、央视某主持、某大型购物中心总经理都名列其中。其中一半来自外省市,平时上课都需要“打飞的”。其实学员之间的互相吸引、彼此开阔眼界也是这类研修班被看好的一个原因。北京某知名素质培训学校的负责人表示,便于认识更多的精英人士、寻找商业合作的机会、拓展自身的人脉成为研修班吸引人气的一大优势。
并且,因为参加培训学习的同学、同行之间可以彼此交换工作心得,探讨行业趋势,了解更多有关的行业信息。这些信息将会为你做出正确决策、发展事业带来十分有益的帮助。即使不是同行,彼此交往也是十分有益的,也许他有可能成为你的顾客。同时,他也有可能带给你正在寻找的东西。这些聚会可以培养深厚的友情。
(9)保龄球馆、游游馆、健身房等
刘先生的公司不远处有一家保龄球馆。平时,公司领导和同事偶尔会去那家保龄球馆玩玩。一来二去,刘先生就喜欢上了保龄球。为了提高水平,他报名参加了保龄球培训班。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在培训班认识了不少保龄球爱好者,这些爱好者大都是比较有实力的人物。对他们来说,打保龄球是一种高雅的运动,既健身娱乐,又是社交活动项目。只有学好它,才能与人交际。
原来,在保龄球馆中,还潜藏着这么一座金矿。有了“绝技”在身,刘先生就经常出入保龄球馆,随便一打就“打”出了好几个大客户。
还有一位王女士,做了一段时间的营销工作后,产生了畏难情绪。日复一日地拜访客户,口干舌燥地推销产品,还要面对客户的冷漠和拒绝。在老公的劝说下,她不再去开晨会,在家里打发日子,有时晚上去一下女子健身俱乐部。艺校毕业的王女士,自然是能歌善舞的。到女子健身俱乐部没几天,就成了那里的风云人物,并结识了很多女友。正是这些女友,为王女士的工作提供了舞台和门路。
像保龄球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地方,聚集着一群时尚的中上阶层人士,他们经济实力雄厚,人脉资源广泛,只要你有恒心、会交际,在这一群精英当中,发展几个客户,壮大你的人脉资源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