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懿公是卫惠公的儿子,名赤,世称公子赤。他爱好养鹤,如痴如迷,不恤国政。不论是苑囿还是宫廷,到处有丹顶白胸的仙鹤昂首阔步。许多人投其所好,纷纷进献仙鹤,以求重赏。
卫懿公
卫懿公把鹤编队起名,由专人训练它们鸣叫,训练和乐舞蹈。他还把鹤封有品位,供给俸禄,上等的供给与大夫一样的俸粮,养鹤训鹤的人也均加官晋爵。每逢出游,其鹤也分班随从,前呼后拥,有的鹤还乘有豪华的轿车。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的资财,为此向老百姓加派粮款,民众饥寒交迫,怨声载道。
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确实是一种高雅的禽类,浮邱伯相鹤经这样描述它:“体尚洁,故其色白。声闻天,故其头赤。食于水,故其啄长。栖于陆,故其足高。翔于云,故毛丰而肉疏。大喉以吐故,修颈以纳新,故寿不可量。行必依州渚,止不集林木。盖羽族之宗长,仙家之骐骥也。”
卫懿公喜欢高贵典雅的仙鹤,本来无可厚非,但因此而荒废朝政,不问民情,横征暴敛,就难免要遭来灾祸。周惠王十七年(前660年)冬,北狄(今大同一带)人聚两万骑兵向南进犯,直逼朝歌。
卫懿公正欲载鹤出游,听到敌军压境的消息,惊恐万状,急忙下令招兵抵抗。老百姓纷纷躲藏起来,不肯充军。众大臣说:“君主起用一种东西,就足以抵御狄兵了,那里用得着我们!”懿公问“什么东西?”众人齐声说:“鹤。”懿公说:“鹤怎么能打仗御敌呢?”众人说:“鹤既然不能打仗,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君主给鹤加封供俸,而不顾老百姓死活呢?”
懿公悔恨交加,落下眼泪,说:“我知道自己的错了。”命令把鹤都赶散,朝中大臣们都亲自分头到老百姓中间讲述懿公悔过之意,才有一些人聚集到招兵旗下。懿公把玉玦交给大夫石祁子,委托他与大夫宁速守城,懿公亲自披挂带领将士北上迎战,发誓不战胜狄人,决不回朝歌城。但毕竟军心不齐,缺乏战斗力,到了荧泽(朝歌北)又中了北狄的埋伏,很快就全军覆没,卫懿公被砍成肉泥。狄人攻占了朝歌城,石祁子等人护着公子申向东逃到漕邑,立公子申为卫戴公。
朝歌沦陷后,卫大夫弘演前往荧泽为卫侯收尸,但见血肉模糊,尸体零落不全,只有一只肝尚完好。弘演大哭,对肝叩拜,说:“主公一世风光,如今无人收葬,连个棺木也没,臣仅且以身为棺吧!”说着拔刀剖开自己的肚子,手取懿公之肝纳入腹中,从者只好把弘演的尸体当作懿公的棺材,草草掩埋。
由于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必然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所以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警惕这种不良嗜好。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
啊!早晚不可有不勤的时候。不注重细行,终究会损害大德,好比堆筑九仞高的土山,却差最后一筐土。如果能做到,则人民就安其居,我们周家也可以世代为王了。
周武王灭了商朝,安定天下,声威显赫,四方蛮夷都来进贡。西方有个叫旅的国家,进贡了几只土产的獒犬。召公奭害怕武王周武王
玩物丧志,劝武王说:“您应该继续修德慎行,重视贤能,不要珍惜异物,以尽安定国家和保护人民的责任。如果不注意小节,最后会连累大德,他们把珍宝、玉器贡献给你,你也要封赏他们,治理国家要时刻思考自己的德行,大德是从小德积累起来,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接着,召公又为武王讲了“功亏一篑”的故事:古时,有个人要筑一座九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山。他堆了一年又一年,不论严寒酷暑,废寝忘食地从远处挖土,再挑土,再堆到山包上,终于有一天,他就要完工了。这一天也如往常一样,鸡刚叫就起床开工,一筐又一筐,眼看着山就要九仞高了,只差一筐土的工夫。但他一摸肚子咕咕叫,天又下起雪来,认为只不过差一筐土,就回家去了。此后,他总认为只有一筐土而偷懒,所以这一筐土至死他也没堆上,终究这座只差一筐土的九仞高的山还是没有堆成。
周武王听了召王的教导之后,从此专心治理朝政。
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踏踏实实,坚持到底,否则,虽然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会因未能坚持到底而前功尽弃。
有容,德乃大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简厥修,亦简其或不修;进厥良,以率其或不良。
能忍耐,事业才会有成;能宽容,德行才会壮大。鉴别善良之人,也鉴别不善之人;任用那些贤良的人,来勉励那些不良的人。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象,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确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
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二人少小相识,后来合伙经商,管仲总是要从中多占一些便宜,鲍叔不以他为贪,知他是家贫的缘故。此后,管仲出了不少馊主意,几乎使生意做不下去了,鲍叔也不认为他蠢,而认为是没有遇上好时机。后来鲍、管二人分别投奔齐国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门下,小白胜而纠死。管仲跟着倒霉被囚。鲍叔不以胜者自旌,反而力荐管仲于齐桓公(小白),也不计较自己会处在管仲之下。桓公果然拜管仲为相,治理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主。管仲后来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宽容不仅仅是服从,或是倾向于某一方面,而是凭智慧与善意,去发掘真理,使我们免于专横、盲目,最重要的是免于心胸狭窄。君子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这才是正确的处事之道。从故事中这些历史伟人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两点人格品质:一是宽容之态,一是谦逊之心。没有他们那种宽厚忍让、虚怀若谷、荐贤不妨的博大包容之心,就不会有国家和民族的自强。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昲,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
啊!先王努力讲求做人的道理,听从劝谏而不反驳,顺从前贤的话;处于上位能够明察,为臣下能够尽忠;与人结交不求全责备,检点自身好像已经来不及了一样。因此才能拥有万国,这是很难的呀!
夏朝时候,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
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衣着朴素,照于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五根手指闲来无事,无意中提及谁最优秀这个话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大拇指扬扬得意地说:“在咱们五个当中我是最棒的,我最粗最壮,人们夸奖谁时,就会把我竖起来……”闻听此言,食指不服气了,站出来说:“咱们五个当中,我才是最厉害手指
的,别人哪里出现错误,人都会用我把错误指出来……”中指拍拍胸脯不可一世地说:“看你们一个个矮的矮,小的小,哪有一个像样的?我才是真正的英雄……”到无名指了,它更是心有不甘:“你们算什么,人们最信任的是我,当一对情侣喜结良缘的时候,那颗代表着真爱的结婚戒指戴在谁身上啊?”轮到小指发言,虽然它最不起眼,可气势却不低,它说:“谁最重要,不能只看这些小事,当每个人虔心拜佛、祈祷的时候,我是站在最前面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我。”
这时,手的主人说话了:“你们对我来说同样重要,谁也不比谁强,谁也不会比谁差。你们每个都有其优点,但也各有各的缺点。”
不求全责备他人,对自己则要经常检点不及他人处。遇到失败或挫折,假如能像伯启这样,肯虚心地检讨自己,马上改正有缺失的地方,那么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而对待身边的朋友,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而是应该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之处,用其长而舍其短,这样你才能改过迁善,有所进步。
诗言志,歌永言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各种乐器的伴奏能够和谐,不相干扰,神、人以此达到和谐。
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由于她教子有方,培养出了千古流芳的大圣人孔子,因此后世都称她为“圣母”。
孔子
早在孔子还不太懂事的时候,颜征在就买来了很多乐器,有时自己为独生子吹弹,有时请人为儿子演奏,还有的时候,就干脆让孔子自己摆弄这些乐器。
邻居们都不知道颜征在的用意,疑惑地问她,颜征在解释说:“孩子现在还不懂事,但天长日久,他就会喜欢这些礼器。做人要讲根基,办事要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器最讲礼仪与规矩,没有章法演奏不出动听的乐曲。所以用这些礼器能让孩子早一点懂得礼仪、韵律、等级,这对他日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孔子在母亲的引导和教育下,渐渐地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小就学会了吹、拉、弹、唱。邻居们有了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他都带着乐器赶过去奏乐。
孔子长大以后,对音乐的爱好更是有增无减,简直到了胜过吃肉吃饭的地步。他在齐国听韶乐,一连三个月吃饭连肉味都觉不出了。他说:“想到音乐之美,竟能到如此境界啊!”
孔子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极强。有一次,他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一支曲子他一连弹奏了十多天也不调换。师襄子就建议他换个别的曲子,孔子说:“我已经熟悉这支曲子了,但还没有掌握弹奏它的技术。”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这支曲子的技术,可以弹别的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领悟它的用意。”又过了一段日子,孔子仍在弹那首曲子,师襄子不耐烦地说:“你已经了解了它的用意了,可以换一支曲子了!”孔子说:“但是我还没有领悟到它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呢。”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停下来不弹了,他默然有所思,看向远处,说:“我可能领悟到了,这个人又高又大,皮肤很黑,眼睛向上看,好像要统一四方,这不就是周文王吗?”师襄子听了非常惊讶地说:“这支曲子就叫作文王操啊!”
从此,孔子对音乐钻研得更深了,他不仅以音乐陶冶情操,还能从音乐中悟出许多深刻的道理。
邹忌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齐威王时代的一个著名琴师,琴弹得很好。他以弹琴的道理来劝谏齐威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田齐桓公死后,由他的儿子齐威王即位。齐威王刚当国君的时候,只知道吃喝玩乐,对朝中大事不闻不问。尤其迷恋弹琴,经常独自关在后宫内抚琴自娱。一晃九年过去了,国力日趋衰败,百姓困苦不堪。周边国家韩、赵、魏等国看到齐威王如此昏庸,接连起兵进犯。齐国连吃败仗,边防线上不断报警,齐威王仗着国大业大,都当耳旁风,照样不把国事放在心上。大臣们担心国家的安危,心急如焚,纷纷来劝说他,但是他不听,依旧我行我素。齐威王见劝谏的大臣妨碍自己的雅兴,干脆下令不准进谏的人进王宫,如有违者,立即赐死。大臣们见齐威王根本不听劝谏,又下了死命令,大家只好罢休。后来也就没有多少人敢劝他,这样齐国就逐渐衰落下去。
邹忌听说齐威王爱好琴乐,就来到王宫门口,对侍臣说:“听说大王爱弹琴,我特地前来拜见,为大王弹琴。”齐威王一听很高兴,马上叫他进来。邹忌走到齐威王跟前,首先请求先听齐威王弹琴。齐威王弹了以后,邹忌连声叫好,齐威王就问道:“那么你说一说,我的琴艺好在哪里?”邹忌回答说:“我听您弹琴的声音有时典雅庄重,犹如一位明君的形象浮现在眼前;我听您弹出来的声音有时清晰明朗,好像一位贤君向我走来。而且我看到您弹琴的指法十分娴熟,听到您的琴声十分和谐悦耳,时而激越,时而深沉,时而平缓,既灵活多变,又相互协调,就像一个国家应时而变的政令一样。听到您这悦耳的琴声,怎么不令我叫好呢?”齐威王听了邹忌这番赞美之词,心里十分高兴,但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就说:“你真是一位高明的琴师,请你也为我弹一曲吧。”齐威王说着,吩咐左右摆上桌子,将琴安放好。
邹忌把手放在琴弦上,却一动不动。齐威王正准备洗耳恭听,但好大一会儿没有动静,他着急了,就问道:“你怎么不弹呢?”
邹忌回答说:“琴好弹而理解琴难呀!”
齐威王又说:“琴有何讲究?”
邹忌道:“古时候,伏羲做的琴长三尺三寸六分,比拟一年三百六十日;上圆下方,犹如以法规治理天下。弹琴本来为陶冶性情,是修身养性的方式。”
齐威王听后,似有所悟地点点头,又催促他快弹琴。
邹忌说:“光会弹琴,算不得什么本领,还须精通琴理。”
齐威王说:“我一向只听人们弹琴,还没听过琴理,你既然精通,就说给我听听吧。”
邹忌说:“琴是高雅的乐器,琴声不只是悦耳,还能陶冶人的情操。琴弦的粗细,声音的高低,手指的配合,弹拨的缓急,都很重要。如果配合得适当,音调悦耳;如果失调,就是乱音。这和治理国家一样,上要积极引导,下要积极配合。上下一致,国家才会昌盛。”邹忌接着侃侃而谈:“弹琴和治理国家一样,必须专心致志。五根琴弦好比君臣之道:大弦音似春风浩荡,犹如君也;小弦音如山涧溪水,有似臣也。应弹哪根弦就认真地去弹,不应该弹的弦就不要弹,这如同国家政令一样;五弦配合协调,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这正如君臣各尽其责,才能国富民强,政通人和。弹琴和治国的道理一样呀!”
邹忌接着说:“我之所以迟迟不弹,是学您的样子呀!”齐威王对邹忌的话迷惑不解。邹忌笑道:“我是琴师,弹琴是我的本行,我也想成为高手,所以成天琢磨弹琴的道理,一时没弹,您就急成这个样子。您身居王位,治理国家,掌握着整个国家的命运,国家在您手中就好像琴在我手中一样。您不管国家大事,这跟我摆着琴不弹有什么两样呢?我摆着琴不弹,大王很不高兴。大王面前摆着齐国这架大琴,即位九年了却不去弹它,一切国事都让下臣去做,连敌国屡屡进犯、打算瓜分齐国的军国大事大王也不放在心上,难道人们就不着急吗?恐怕齐国的大臣百姓也不会高兴吧!”
齐威王一怔,这才意识到邹忌的来意不是弹琴,连忙问道:“先生莫非另有他意?”
邹忌说道:“是的,我知道琴声也是心声。琴不弹则不鸣,国不治则不强。”
齐威王从邹忌的一番话中悟出了道理,于是向他求教如何治理国家:“先生说得对!你以琴谏寡人,使我耳目一新。九年积重难返,我该怎么做才好呢?”邹忌说:“这个不难,大王应该像您每天勤于弹琴那样,当务之急是振兴国家。”
齐威王问:“这个我能做到。可是,从哪方面着手呢?”
邹忌指着五根琴弦说:“大王可以从选贤任能、广招人才、兴利除弊、不近声色、发展生产、操练兵马、关心百姓等方面入手。这些都做到了,何愁齐国这架大琴奏不出美妙的乐曲呢?”
齐威王明白了:这位自称“琴师”的邹忌原本是个具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的人。于是,他请邹忌做相国,并采取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措施,使齐国逐渐强盛起来,一时被楚、魏、赵、韩、燕五国公推为霸主。
邹忌不直接劝谏,而是从齐威王喜欢弹琴入手,渐渐地用弹琴的道理来比喻治理国家,使齐威王接受了他的建议。此后,邹忌弹琴谏齐王的故事被传为美谈。
音乐源自人类的精神,是人类灵魂的语言。音乐又是一种细腻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对人的智力发育和情操陶冶都有很大的作用,也为人们的心灵提供了一个得以休憩的空间。确实是人生“心灵的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
慎厥身修,思永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厉翼,迩可远在兹。”
皋陶说:“啊!要谨慎地修养品德,对问题要深谋远虑。用厚德来团结各族,广泛推举贤明之士作为辅翼之臣,使政务能由近及远,及于全境。”
有一块石头上滴的水要和汹涌的浪涛比比谁的力气大,看谁能把石头穿透。浪涛很自信,因为石头上滴的水和他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但是石头上滴的水毫不气馁,他们约定一个月后见分晓,然后便各自努力去了。石头上滴的水想:既然我没有浪涛的劲儿大,我就必须付出比他多的时间才能取得胜利!想完,他就开始不断地向下滴水,任滴下的水在石头上溅出美丽的小水花,他仍是不间断地滴着滴着……而浪涛呢?他想:石头上滴的水哪有什么力气呀,他实在太渺小了,跟我比,他真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等着吧,我只要使劲一涌,石头就会粉身碎骨了!想罢,他就开始玩耍了,他只等着在最后那天“发力”了……两个星期过去了,石头上滴的水已经把石头滴出一个坑了;而浪涛却还在玩耍,似乎已经把比赛的事抛于九霄云外了。最后一天,石头上滴的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石头滴穿了;而浪涛使出全身的力气,最终却没能如愿以偿地将石头穿透,更别说是使石头粉身碎骨了!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少年时期的王羲之,就以刻苦好学、机智勤敏而誉满乡里。王羲之小时候少言寡语,谁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他热爱学习,喜欢钻研,遇事机智有心计。他7岁开始临池学书,到10岁时,字写得已很王羲之有水平,他的叔叔伯伯都十分喜欢他。王羲之到了11岁,很想学一点关于书法方面的理论著作,用来指导自己。有一天,他在父亲王旷的枕头里发现了一本叫作笔谈的书,讲的都是有关写字的方法。他高兴得如获至宝,便如醉如痴地学起来。以后,他又拜当时的女书法家卫夫人为老师,在卫夫人的悉心指导之下,练习书法,有了更长足的进步。王羲之跟卫夫人学了一个时期,书法已十分圆转成熟。连卫夫人也不得不惊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孩子将来一定要超过我了!”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同他转益多师,刻苦磨砺分不开。他还向魏碑和汉碑学习,追摹书法源流。王羲之学习是极其刻苦的。他不仅每天要花大量
时间用到练字上,就是走路、吃饭、与朋友闲谈,也总是想着写字的笔法,用手到处指指画画。有一回他在书房里练字,书童送来了他最喜爱吃的馒头沾蒜泥。几次催他吃饭,他连头也不抬一下,继续挥笔直书。书童只好请王羲之的夫人来劝他用餐。王夫人来到书房,见他正拿着一块沾满墨汁的馒头往嘴里塞。原来,在他吃馒头的时候,眼睛看着字,脑子里想着字,因而错将墨汁当蒜泥,一边练字一边吃,还直夸夫人做的蒜泥好吃呢!
王羲之从六七岁开始练字,直到59岁死时为止,50年间笔墨不辍。愈到晚年,愈是老练沉雄。他很钦佩汉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学习精神,常常以此鞭策自己。
人要谨慎自己的举止,自身的修养也要坚持不懈。这样才能得到贤人的帮助,取得事业成功。孔子曾说过,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学无止境知无涯,正如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因此有终身学习的信念。有大学问的人,贵在勤勉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任何成就都是不畏艰险,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远大的理想与眼光,再加上点滴的积累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人成就一切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