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以善言为贤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狗不能因为它善于吠叫就称之为好,人也不能因为善于说话就称之为贤人。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截断了上党郡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就派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营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做长期对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作战。我军大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恐怕粮草会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让赵国把廉颇调回去。”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范雎说:“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了!”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都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派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蔺相如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的儿子去。赵王把她召来,问她什么原因。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做大将。”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了。”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四十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了,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
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的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赵孝成王以能言的赵括为将,结果断送了四十万赵军的性命。赵括能言而不贤,只会纸上谈兵的事实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在现代社会中,能言善辩、无所事事,而自以为贤能的人很多,但真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的还是那些默默无闻地在工作岗位上踏实肯干的人。那些能言善辩、无所事事者在庄子看来,与所谓的善吠的犬没有任何区别。
不以好恶内伤其身
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惠子说:“既然叫作人,怎么会没有情欲呢?”庄子说:“这不是我所说的情欲,我所说的情欲是说人不要以自己的好恶而从内在伤害他自己的身心,而是经常顺应自然而不强求增加营养。”惠子说:“不增加营养,怎么能有他自己的身体?”庄子说:“大道赋予了人容貌,天赋予了人形体,不要以好恶在内部伤害他自己的身心。现在,你驰逐你的心神,操劳你的精力;你倚在树边吟咏,靠着几案苦思冥想,自然选择了你的形体,你还不可动摇地在那里自鸣得意!”
从前,在太行山天井关西边十里处,有一座用茅草搭成的僧房,房里住着一位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下山化缘经过一条山间小路,看见有一只像小狗那么大的虎崽,折断了前腿趴在地上,由于饥饿,嗷嗷待哺。老和尚非常可怜它,且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他就把小虎抱在怀中,带回住处饲养。
老和尚吃素,没有肉食喂它,只好给它粥饭吃。小虎因饥饿得厉害,见到粥饭也不挑剔,总是饱食一顿,后来渐渐地养成了吃粥食的习惯。
老和尚非常喜欢小虎,小虎跟老和尚也非常亲昵。平时老和尚外出,小虎就跟在身后;老和尚在家,小虎就依在他的膝下陪伴。不管老和尚在哪里,小虎都步步不离左右。
两年过去了,小虎越来越强壮,现在它已经成为一只成年的老虎了。小虎虽然长大,但温顺的程度却仍然和从前一样。因为它一条腿有些瘸,人们称它为“跛脚虎”。
不光对老和尚,小虎对过往的客人同样非常亲密,没有一点威胁人的行为,所以远近的高僧都推崇老和尚是驯虎的能手。老和尚也欣然接受,以为老虎对他友善。
有一天,老和尚带着虎出远门,走到天井关,突然流起鼻血,淋漓不止。老和尚怕鼻血弄脏了地面,于是用脚尖点地,向虎示意,让它去舔吃。虎接到指示后就去老和尚的脚下舔血,虎舔到人血,觉得特别香甜,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可吃在嘴里,又觉得太少无法解馋。它的兽性在鲜血的刺激下逐渐恢复,终于它按捺不住了,突然扑向老和尚,咬断他的脖子,把他拖到山涧中,吃了个一干二净。
这只虎饱餐一顿过后,尝到了人肉的甜头。从此,它不再吃别的食物,整天蹲在路边,专等行人经过好捕食。
来往过客被老虎伤害的甚多,每到太阳偏西时,人们就互相告诫:“停止行路。”人们议论说,太行山的老虎吃人成性都是那只瘸虎煽动导致的结果。
老和尚因为自己的慈悲,养虎为患,不但害死了自己,也害死了很多无辜的路人。不过,生活中也不乏“不以好恶内伤其身”的高士。
宾卑聚是齐国的武士。他从小习武,为人勇敢,又喜欢炫耀自己的勇武,而且他的虚荣心又很强,整天打扮成侠客的模样,佩带一口宝剑,在大街上逛来逛去,耀武扬威,人们都躲着他。人们躲着他,并不是因为人们怕他,而是因为人们都知道他的毛病,又没有什么利害冲突,谁也不愿意招惹他,所以一直到他六十岁时,也没有遇到过向他挑衅的人。
一天夜里,他回想起几十年来的往事,因没有遇到一个主动向自己挑战的人,而感到遗憾。想着想着,他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在睡梦里,他看见一个膀大腰圆的壮士,头戴一顶白绢帽子,帽子上还有一簇红缨,身穿绸衣,脚穿新绢鞋,身佩一口宝剑,剑鞘是黑色的。这个壮士迈着大步向他走来,厉声呵斥他,还往他脸上吐唾沫。宾卑聚被这个噩梦惊醒,发现自己原来是在做梦。
这事儿若是换了别人也就不在意了,可是宾卑聚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因此感到很不痛快,后半夜也没有睡着。
天亮以后,他找来朋友,对他们说:“你们都知道我的为人。我在年轻时期就学习武艺,崇尚勇敢。现在我已经六十岁了,还没有遇到过任何主动挑战的人,更没有受到过任何屈辱。昨夜在梦里我不但遇到了挑衅,还遭到侮辱。我发誓去寻找梦中那个模样的仇人,三天之内,如果找到他就羞辱他一番,报梦中的仇怨;如果找不到他,我也没脸再活下去了!”
朋友们也都答应与他一道去寻找。他们每天从早到晚在十字路口,寻找梦中仇人。路口过往行人很多,宾卑聚一一仔细辨认,却没有找到那个梦中仇人。
三天过去了,梦中的仇人没有找到,朋友们也都累了,各自回家休息去了,宾卑聚回到家以后就自杀了。
上天给了人们大道,这个大道就是性,即本性,上天给人们形体,这就很好了,人活得很自然,一天到晚头脑清清楚楚,不要加上后天的人情世故。如果加上后天的认识上的人情世故,就有喜怒哀乐,就“内伤其身”,身体内部就会受伤害,就会生病活不长。
庄子一直在强调顺应生命的本然,不能因为外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句话所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在庄子看来,人的容貌和肉体都是上天赋予的,至于“好恶”等其他的东西都是后天偶然获得的。与天生的身心相比,后天的所得简直不值一提,所以不能因为后天的这些东西而伤害自己的身心。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生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
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从哪里知道是这样呢?自从虞舜推崇仁义用以扰乱天下人的本性,天下人没有不为仁义奔走效命的,这不是用仁义改变了人的本性吗?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到森林里打猎,有很多文武官员跟在国王身边,他们身后还跟着一群牵着猎犬的仆人,他们希望能够满载而归。
国王的手臂上托举着一只敏捷强悍的老鹰,它是被专门训练用来打猎的。只要国王一声令下,它就会直冲云霄,四处搜索猎物。如果碰巧它发现了鹿或者兔子,就会迅猛地扑过去,将猎物擒住。
一天,国王的运气糟透了,他和随从走散了,天气非常闷热,国王感觉口渴极了。他希望能找到清凉的泉水,但是炎热的夏日早已将山溪烤干了,老鹰也在天上无聊地盘旋着寻找溪水。
终于,国王发现有一些溪水沿着一块岩石的边缘淌下来。他想如果再向上走一点儿,一定会有一条溪流,现在却一次只有一滴水落下来。
国王从马背上跳下来,从袋子里拿出一只小银杯,用它去接那慢慢落下的水滴。花了很长时间,国王才接满了一杯。他实在太渴了,杯子装得满满的,他迫不及待地要喝水。就在这时,突然从天空中传来了呼呼的声音,他的杯子被打翻在地,溪水倏地就渗到了石缝里。国王抬头一看,原来是他的老鹰干的好事。
国王捡起杯子,又继续接淌下的水滴。这次,没等杯子接满水,他就把杯子举到了嘴边。但是,在杯子很快就要碰到他的嘴唇时,老鹰再一次扑下来,打落了他手中的杯子。这次,国王是真的生气了。
他大声吼道:“如果你再来,我就把你的脖子砍断!”
然后,他又拿杯子接水。但是,在他准备喝水之前,老鹰又冲了下来。愤怒的国王拔出了剑刺死了老鹰,可怜的老鹰倒在了血泊中,国王的杯子掉进了岩缝里。
国王只好继续向前走,他想找到水的源头。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积水的池塘,但是令他惊讶的是,池塘里有一条已经死去的巨蛇,他顿时醒悟了,他哭喊道:“我的老鹰救了我,它是我的朋友,而我竟然把它杀掉了。”
他艰难地走回去,找到了老鹰的尸体,把它厚葬了。从此以后,当再发怒时,或是急切地想要办一件事时,他就告诫自己:永远别在盛怒之下做事,永远别因为诱惑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面对迷惑时,需要擦亮双眼,保全自己的本性。在人生的道路上,迷惑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因为知识不足而产生认识上的迷惑,这种迷惑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解决的;另一种迷惑则是品德有失,在人生路上的明知故犯,惑的根源就在利害二字上,在名、利、财、权、色等诱惑下迷了心窍而犯下大错。对于这种迷惑,应一掌猛击摆脱诱惑,保持纯粹的本性。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知足的人,不会为了利禄而使自己劳累;看透了自得其乐的人,就算是失去了也不会感到忧惧;做到了在内心修养道德的人,就算没有官位也会不感到惭愧。
春秋时期的范蠡全力辅佐越王勾践,终于使越国得以复兴。复国后,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范蠡知道勾践为人可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于是就上了辞书一封,放弃高官厚禄,只装了少量的珠宝,乘舟远行,一去不返。这可谓是“一聚一散”。
越王勾践
范蠡辞去上将军后,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耕于海畔,没有几年就积产数十万。齐国人仰慕他的贤能,请他做宰相。范蠡感叹道:“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他拒绝了宰相印,将家财分给乡邻,再次隐退。这可谓是“二聚二散”。
范蠡
行至陶,范蠡看到此地是贸易要道,可以据此致富。于是,他自称陶朱公,留在此地,根据时机进行物品贸易,时间不长,就累财万金。后来,范蠡的次子因杀人而被囚禁在楚国。范蠡说:“杀人偿命,该是如此,但我的儿子不该死于大庭广众之下。”于是,他就派少子前去探视,并带上一牛车的黄金。可是,长子坚持要代少子去,并以自杀相威胁。
范蠡只好同意。过了一段时间,长子带着次子的死讯回到家。家人都感到悲哀,唯有范蠡笑着说:“我早就知道次子会被杀,不是长子不爱弟弟,是有所不能忍也!他从小与我在一起,知道为生的艰难,不忍舍弃钱财。而少子生在家道富裕之时,不知财富来之不易,很易弃财。我先前决定派少子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钱财,而长子不能。次子被杀是情理中的事,无足悲哀。”这可谓是“三聚三散”。
范蠡“不以利自累”的智慧着实让人佩服!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知福福常在,随缘缘自来”,但真正能看透的又有几个人呢?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为了不必要的利益而蝇营狗苟、苦心经营,其结果大多是:要么在经济上有所获,但身心疲惫;要么身心疲惫,而在经济上也一无所获。人一旦不知满足,一定会生活得非常痛苦。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具有大智慧的人就拥有豁达大度的态度,而小有才气的人则乐于为细枝末节斤斤计较。合于大道的言论就像猛火烈焰一样气焰凌人,既美好又盛大,使人听了心悦诚服,而耍小聪明的言论则琐细无方、废话连篇。
三国演义中自以为聪明的蒋干,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曾与周瑜是同窗,便向曹操毛遂自荐,准备过江到东吴做说客劝降周瑜,以免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摆酒宴为蒋干饯行。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早已猜出蒋干此来何意。他眉头一皱,心生一计,赶紧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众人出帐门亲自迎接蒋干。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的手臂同入帐中,设盛宴款待蒋干,安排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好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
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群英会!真是——同窗好友会‘群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趁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直至喝得酩酊大醉。
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周瑜便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了。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竟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想翻其他文书时,却听周瑜梦中呓语道:“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
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假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便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蒋干来到江边,寻到小船,飞一般地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设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将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意识到自己中了计,但为时已晚,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的水军一败涂地。蒋干也被曹操找了个借口杀掉了。
蒋干的小聪明不但使得自己的主公兵败赤壁,他也因此丧了命。
庄子倾其一生都在追求合乎大道的大智慧,而对小聪明深恶痛绝。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小有才气的人和语言琐碎而又言之无物的人的批判。庄子说这句话的本意是抑儒扬道,他认为儒家、墨家等学说皆是小智小言、止于竞辩,而道家才是从大处着眼、豁达宽容。不过,抛开庄子对儒家等学说的偏见,他讲的道理还是非常正确的。豁达宽容的人,谈话也从容大度;事事计较的人,总是牢骚满腹。今天我们立身处世时,不妨从中汲取一些智慧。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一生的寿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如果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会造成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惫不堪了!
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方以智就因为兴趣爱好广泛,成为一个非常博学的人。他精通哲学、自然科学、文学、医学等,一生写下了不少著作,现存的就有二十八种之多。这些著作,大部分是在他的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充实发展起来的。
方以智雕像
少年时代的方以智就好学勤记。每读一本书时,凡是有自己比较喜欢的篇章、句段,他就用卡片摘抄下来,反复吟读,然后把它贴在墙壁上。这样,每天都要抄上十几段,至少也有六七段。在房中散步的时候,他就会再看看、读读墙上的那些篇章、片段。
由于对知识有一种天生的爱好,方以智每天都会有计划地把墙上的内容从旧到新地读上三五遍,直至烂熟于心。房里四周的墙壁上都贴满了摘抄的卡片,他就把前两天贴的摘下来,藏到书笼里,再把刚刚抄录的粘到空白处。这样,每天都能摘下一批卡片,又粘上一批,从未间断过。就这样,他积累了上万段精彩的文字,为自己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方以智还勤于记读书笔记。每读完一本书,他都要认真地写读书笔记,写下读书的体会和收获,摘录书上重要的段落,常常一天要写十几条或几十条。他的笔记本很多,有的记录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有的记录为人处世的道理;有的记录地方风俗和奇闻轶事;有的记录哲言妙语。每隔一段时间,他就要整理归纳,编出索引,以备查阅。
方以智写读书笔记一丝不苟,不仅字写得工工整整,而且内容详尽丰富。他常常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去翻阅各种图书,搜集详细的生活资料,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
一次,方以智为了研究明朝以前人们住的房屋、用的器具和穿的衣服,就查找了七十多种书,还寻访了许多年纪大的人,问题弄清楚后,写了非常详细的研究报告。他常年坚持写读书笔记,手上握笔的部位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老茧最后变成了一个凸起的包,朋友们都戏称他是“六指”。因为方以智对知识的无尽渴求,所以在学习和做学问的艰辛过程中他从未懈怠过。
这句话反映了庄子看到了主体对知识认识上的局限性,也强调了顺其自然的重要性。顺其自然,一方面是量力而行,不过分,不要产生超出自己能力的幻想;另一方面也要尽力而为,不懈怠,不要辜负自己生命的价值。今天的很多年轻人,对自己在知识上的追求也有强求的倾向。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科技、文化等日新月异,各种知识浩如烟海。想要穷尽这些知识实在是办不到的。相反,倒不如静下心来,用有限的生命把眼前这一方小天地看懂、看透。
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
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走入兽群,野兽不会惊乱;飞入鸟群,群鸟不会骚动。连鸟兽都不会厌弃他,更何况是人类?
孔子为了施展政治抱负而周游列国,其中陈、蔡两国并不打算重用孔子,但也不希望孔子为楚国所用,而使楚国变得强大,因此陈、蔡两国派人包围孔子与他的弟子,以限制他们的行动。
孔子一行人被围困在陈、蔡两国之间,长达七天七夜,这七天里他们无法生火煮饭。太公任前去探望孔子说:“你几乎要死了吗?”孔子说:“是的。”太公任又问:“你厌恶死亡吗?”孔子回答:“是的。”
太公任便劝他,长得很直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总是先被喝光,而人就是“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也就是自负有才能的人无法有成就,事业有成后却不知退隐者必定会遭遇失败,有声名后却不知韬光隐晦者必定会受到毁谤。
太公任更进一步比喻,大道运行天下却不曾炫耀,只是默默地与万物融合在一起,而真正的圣人也是这样不求声闻名利的啊!孔子听完之后,便辞别朋友、弟子,离群隐居,跟兽群、鸟群融为一体。
这个故事中的太公任就是老子。孔子的出世思想原本就与庄子对立,但是庄子却让孔子成为他的思想的代言人,还把老子搬出来,让孔子的思想立场倒到他这一边,向天下人强调他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
道家所说的“人”与“道”是在同一个层次上,而这个人是指已经超越自我的“人”,这样的人方可与兽群、鸟群融为一体,因为这样的人已经达到了“物我两忘”、“无我”的境界。
“物我相亲”的世界不是只有中国哲学家追求,中国的政治家也希望达到这个理想境界。宋朝的张载在其著作西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即天下百姓都是我的同胞兄弟,自然万物也是与我相伴,因此万物和人都是这个世界的成员,彼此要相亲相爱。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从美学的角度,看待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透过美的观察,可以消除万物与个人自我之间对立的差异性,达到物我合一以至于忘我的境界。这样的美的观照,其实就是一种修行的境界,与庄子的“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的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作为子女的爱父母,这是人的天性,无法用心思解释;臣子侍奉君主,这是义,无论到哪里都不会没有君主的,在天地之间是没有什么办法逃避义的。这就是大的戒条。所以子女待奉双亲,不选择地点而安心处之,这是孝道的最高境界;人臣事君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去挑剔,这是忠道的最高境界。自己主动修养心性的人,哀乐都不容易影响他,知道事情无可奈何,还能安然不为,以为不是人力所可战胜的必然性之命,这才是最高的道德。
苏武是一个道德至高之人,他是公元前一世纪的汉朝人。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苏武画像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俸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今天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那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下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苏武的精神之所以被世代称颂,就是因为他的忠就是在“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
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宰相,在楚国为相数年,将楚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在他的童年,就听村里的老人们经常坐在树下讲故事,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蛇是神仙,如果在路上看见或打死两头蛇,就会大祸临头。
孙叔敖塑像
一次,孙叔敖跟村里的小伙伴们出去玩耍,他看见路上趴着一条两头蛇,他回头看了一下,看到别的小朋友离得都比较远,他们看不见那条两头蛇。他怕等一下小伙伴们走近了见到了以后会害怕,于是他连忙拾了块石头,把两头蛇打死,又将其远远地埋在了田野里。
孙叔敖回到家,就牵着妈妈的衣角哭起来。妈妈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哭。
孙叔敖回答说:“刚才我和别的小伙伴们出去玩,看见两头蛇了,我怕它会吓到别的小朋友,所以我就把它打死了。我恐怕就要死了,再也看不见妈妈了。”
妈妈慌忙问:“两头蛇现在在哪里?”
孙叔敖回答:“我怕别人再看见,把它打死埋掉了。”
妈妈高兴地摸着孙叔敖的头说:“不要怕,孩子,你不会死的。你做了一件好事,上天会给你以好报的。”
后来,孙叔敖做了楚国的令尹,还没有上任,全国人民都相信他的仁德。
在庄子的思想中,人生的困境都是在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摆脱由此产生的精神纷扰,形成一种宁静的心灵境界,应该说是对这一人生情境的真实反映和理智的态度。知道了事情无可奈何,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但是还可以像对待宿命的安排一样来对待,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在庄子看来,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了。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是很多。
听天由命属于消极,尽人事而后听天命则是积极的。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事都努力去做,如仍不成功,则顺应自然泰然处之。这是道家的主张,也是对社会现实生活中各阶层的人做出的最现实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