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
廉范治蜀,无为而治,实在是值得钦仰的。唐宪宗时期的宰相杜黄裳对无为而治也有十分精彩的论述。唐宪宗继位不久,就召集大臣讨论如何治国,他希望通过讨论来确定正确的治国方略。杜黄裳在削藩问题上给宪宗出了很多好的主意,平定了藩镇的叛乱,使国家政权得以巩固,因此,宪宗十分器重他。这次,宪宗与大臣讨论如何治理好国家,其实主要是想听听杜黄裳的意见。宪宗道:“自古以来,有些帝王为各项国事辛勤操劳,卓有成效,有些帝王却端身拱手,清静无为也能垂拱而治,他们各自都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怎么做才是最适当的呢?”
杜黄裳回答说:“帝王对上承受着天地与国家赋予的使命,对下负有安抚百姓与周边民族和邦国的重任,必然朝夕忧劳,固然不能够自图清闲和安逸。然而,君主与臣下是各有分工的,国家的法度也是有一定的程序的。如果能够慎重地挑选天下的贤人,并委以重任,制定法则,当他们立功的时候便予以奖赏,当他们犯罪的时候便处以刑罚,赏罚分明,不失信用,选拔与任用都出以公心。这样的话,哪还会有什么人不肯竭尽全力为朝廷办事呢?朝廷还会有什么寻求的目标不能实现呢?”杜黄裳又说:“贤明之君在寻求人才的时候是辛劳的,而在任用人才以后却可一劳永逸,这便是虞舜能够清静无为而使政治修明的原因啊!至于诉讼与交易等细微的小事情,应由各个职能部门去办理,不是君主所应该亲自过问的,如果所有事情都自己去做,那就会管不胜管。”
看到唐宪宗认真地听,他就又举例加以说明:“过去,秦始皇用衡器称取所阅疏表奏章,每天一定要阅读一定数量的奏章,不可谓不勤勉了;魏明帝亲自到尚书台检校发行文书;隋文帝在议事的时候,侍卫们只好互传食物充饥,这些人不仅对当世全无补益,却反遭后人讥笑,费力不讨好。他们的双耳与双眼、身体与心志并不是不勤劳而辛苦,但是他们竭尽全力做的事情,并不合乎情理啊!”
他最后总结说:“一般来说,君主最忌不能推心置腹,臣下最忌不能竭尽忠心。如果君主怀疑他的臣下,臣下不忠诚其君主,上下不能同心,如果以这样的局面来追寻政治的修明,实在是太困难了?”宪宗认为他的话极为正确。
杜黄裳确实是一个有见识的人,他所论述的道理应该是千古不易的,即使用今天的观点看来,他的主张也是完全适用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为了私欲而学习,他的私欲就会随着技能的增进而日益膨胀;为了品德、为了治国而学习,他的私欲就会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而减少。学问越多,私欲越少,以至最终成为没有私欲而顺应百姓的人。如果治国者能成为没有私欲而顺应百姓的人,那就没有办不成功的事。
老子认为:为了私欲而学习,学问越多,他的私欲也就越增;为了寻求治国规律而学习,学问越丰富,他的私欲就越会减少。
没有私欲,顺应百姓,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治国者想治理好天下,就必须永远没有私欲;有了私欲,就不可能把国家治理好。
无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不体现自己的意志,像服务员那样按顾客的意志办事。对于治国者来说,就是顺从百姓,就是以民为主。
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道德经·第4篇
消磨它的锐气,解除它的纠纷,调和它的光芒,使它混同于尘土。隐没啊,又好像是存在着。
曾国藩是清末的名臣,他藏锋的典型事例很多,同治三年天京被攻破,红旗报捷,他让捷疏之首为官文,就是有谦让之意,尤其是留存淮军而裁撤湘军,意义极为明显。如果不裁湘军,怕权大震主,恐危及身家,如果裁撤淮军,则手中不操锋刃利剑而任人宰割,因此他让李鸿章按淮军不动,而从自己处开刀。
曾国藩到达天京以后,七月初四“定议裁撤湘勇”,在七月初七的奏折中,向清朝廷表示,“臣统军太多,即拨裁撤三四万人,以节靡费”。从当时的材料来看,曾国藩裁撤湘军的表面原因是湘军已成“强弩之末,锐气全消”,而时人却认为这完全是借口,实为避锋芒。时人王定安就说过:“曾国藩廉退,以大功不易居,力言湘军暮气不可复用,主用淮军。以后倚淮军以平捻。然国藩之语,为避权势,保令名。之后左宗棠、刘锦棠平定关外回寇,扬威西域,席卷宝田,征讨苗疆而定黔中,王德榜与法朗西(法兰西)战越南,皆用湘军,暮气之说,庸足为定论乎?吾故日,国藩之暮气,谦也。”
曾国藩立像
当时曾国藩所统湘军约计12万余人,但左系湘军进入浙江以后,已成独立状态,早在攻陷天京以前,江忠义、席保田两军1万人已调至江西,归沈葆桢统辖,鲍超、周宽世两军2万余人赴援江西以后,随即也成为沈葆桢的麾下人马,剩下的便只有曾国荃统率的5万人,而这些人也正是清政府最为担心的。于是曾国藩从这5万人开始进行裁撤。
曾国藩留张诗日等1万余人防守江宁,15万人由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率领,至皖南北作为巡防军队。裁撤了助功天京的萧庆衍部(李续宜旧部)近万人和韦俊的2500余人。但实际上,曾国荃的嫡系部队基本被保留下来。同治四年正月,又裁撤了八营。五月,曾国藩奉命北上山东剿捻,当时江宁未撤防军还有十六营8000人,但只有张诗日一营愿随曾国藩北上,其余都不愿北上,于是曾国藩又裁撤了其余的7500人。之后,又陆续裁撤了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三军。此时,曾国藩能够调动的部队只剩下张诗日一营和刘松山老湘营共6000人。
曾国荃
在裁撤湘军的同时,他还奏请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此时,曾国藩在攻陷天京的所作所为,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同时,清政府对他也最为担心,唯恐他登高一呼,从者云集,所以既想让他早离军营而又不让其赴浙江巡抚任。无奈,曾国藩只好以其病情严重,开浙江巡抚缺,回乡调理。很快清政府便批准了曾国藩所奏,并赏给曾国荃人参六两,以示慰藉。而曾国荃却大惑不解,愤愤不平溢于言表,甚而在众人面前大放厥词以发泄其不平,致使曾国藩十分难堪。曾国藩回忆说:同治三年秋,吾进此城行署之日,会弟甫解浙抚任,不平见于辞色。时会者盈庭,吾直无地置面目。
所以,曾国藩只好劝慰他,以开其心窍。“弟何必郁郁!从古有大劳者,不过本身一爵耳,吾弟于国事家事,可谓有志必成,有谋必就,何郁郁之有?”
在曾国荃41岁生日那天,曾国藩还特意为他创作了七绝一首以示祝寿。曾国藩的至诚话语,感动得曾国荃热泪盈眶,据说当读至“刮骨箭瘢天鉴否,可怜叔子独贤劳”时,竟然放声恸哭,以宣泄心中的抑郁之气。随后,曾国荃返回家乡,但怨气难消,以致大病一场。从此,辞谢一切所任,直至同治五年春,清政府命其任湖北巡抚,他才前往上任。
早在裁湘军前,曾国藩写信给李鸿章说:唯湘勇强弩之末,锐气全消,力不足以制捻,将来戡定两淮,必须贵部淮勇任之。国藩早有此意,幸而阁下证言。兵事未断,需要自我培养朝气,荡涤暮气。淮勇士气刚刚强盛,必然不适宜裁撤,而湘勇则宜多裁速裁。
李鸿章
曾国藩书中之意极深,只有李鸿章才能理解他的苦衷:朝廷疑忌握兵权的湘淮将领,舆论推波助澜,欲杀之而后快,如湘淮并裁,断无还手之力,若留淮裁湘,则对清廷可能采取的“功高震主者杀”起到强大的牵制作用。李鸿章既窥见清廷的用心,又理解了曾国藩的真实意图,因而决定投双方之所好,坐收渔人之利。他深知在专制制度下“兵制尤关天下大计”,淮军兴衰关乎个人宦海浮沉。他致函曾国藩表示支持裁湘留淮的决策,说:“吾师暨鸿章当与兵事相终始”,淮军“改隶别部,难收速效”,“唯师门若有征调,威信足以依恃,敬俟卓裁”。由于曾、李达成默契,所以裁湘留淮便成定局。
曾国藩的藏锋是“龙蛇伸屈之道”,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价值实现的生存之道。正是由于他知道藏锋,才能在当时乱政时局中得以保全,也是因为他知道藏锋使他避免了杀身之祸,并且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功德圆满的结局。
世界之所以有战争、有纠纷,就是因为人在思想上对事物的认识有差异。有的人以做可耻的事为荣,有的人做了光荣的事情却被人认为是耻辱。老子提倡统一思想,使大家对光荣和辱耻有相同的认识,就是希望人们对于光荣的事情,不仅我要做,你要做,而且大家都要做。而对于耻辱的事情(无德的事),不仅我不会做,你不会做,大家都不会做。这样,战争才会消失,纠纷才能解除。
以道治国,以德做人,不应该只是老子的希望,更应该是包括今天的我们在内的全人类的追求,如果治国者不懂得为这个理想而努力,那么百姓的希望还能在哪里?所以,老子希望治国者必须先懂得这个道理并带头自求。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7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老子“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的论述,堪称是人生智慧的经典。老子这句话所说的人生智慧就是:人们如果以无私的心去帮助别人,最终受益的将会是自己。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广招天下宾客,不管宾客有无才能,他都一律以礼相待,奉为上宾。
孟尝君
有人劝孟尝君不要这样,说:“你志在求取贤人,帮助你建功立业,如今很多无才无德的人混了进来,骗吃骗喝,而你却视而不见。”“我只不过破费些钱财,可赶走他们,他们就会以我为仇了,谁知道会有什么祸事发生呢?”孟尝君这样仁义,可有人还是不领情,一个宾客竟勾搭上了他的一位小老婆,暗地里私通。这是普通男人都难以接受的事,孟尝君知道后却十分平静。他不主张惩治那个宾客,反而为他开脱说:“男人喜爱美色,这是人之常情。要怪,也要怪我的小妾淫荡无耻了。如果她遵守妇道,这种事就不会发生了。”
孟尝君的手下人又气又怒,坚持要把那个宾客治罪,他们说:“你讲仁义,原谅他人的过错,所以他们才会胆子越来越大。如今这种无耻的事都做出来了,再不严办,我们都没脸待下去。你三番两次替坏人说话,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孟尝君说:“为了我自己啊!树大招风,我说不上哪一天就会大难临头,到了那时,只有我的仁义才会救我。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今天给人留条活路,他日人家才会卖力帮我。这也是我不咄咄逼人的原因。”
一年之后,孟尝君又推荐那个宾客到卫国为官。那个宾客感动万分,日夜思想报答孟尝君的恩情。
后来,齐国和卫国关系恶化,卫国国君想要联合其他诸候攻打齐国。这时,那个宾客冒死进谏,他对卫国国君说:“我并没有什么才能,多亏孟尝君的推荐,这才被大王器重。大王和齐国交战违背盟约,也不会占什么便宜,不该草率。大王如果坚持攻打齐国,我就死在大王的面前。”
在那位宾客的努力下,齐国避免了战祸,度过了危机。孟尝君受过多次挫折,都依赖他的宾客之力一一化解。他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结果受惠最多的还是他自己。这就是他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许多人求功心切,为了自己的目的,损人利己,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快快有成,其实他们大错特错了。成功需要别人相助,灾难更需要他人援手,没有朋友便会寸步难行。如果一个人极端自私,人们自会处处和他过不去,拆他的台,这样的人绝不会有大成就的。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第11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老子认为:“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事实上正如老子所说,物品只有保留一定的空间,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
人又何尝不是呢?人若想发展也同样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才行。
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地向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禅师南隐问禅,南隐只是以茶相待,却不说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客的杯子,直到杯满,还是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心太满,什么东西都进不去;心不满,才能有足够的装填空间。
弓如果时刻保持张开的状态,那么等到使用它的时候就不会将箭射得很远,人的内心一旦被装得过满,就不会在人生之路上再有大的作为了。给自己的内心留出足够大的空间,我们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李博生
李博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作为国宝级礼品,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尊贵的外宾。他的玛瑙作品无量寿佛曾获百花奖的金杯奖,是顶级作品。入行45年了,他说自己的工作是完善玉石,去除玉石瑕疵。
李博生告诉记者:“人要活的有激情,就要为自己找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1958年,李博生到玉雕厂工作。第一次进厂,他看到的是好几位玉雕师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地打磨原石的场面。他于是知道了,做玉雕不光是雕刻那么简单,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自己做到最好。琢玉三年,他出师了,好几位高级工围着他的考级作品做评判。看见评委们频频点头,他充满自信。可是分数打出来了,评委们只给了他99分。他很不服气,问评委:“为什么要扣掉1分,明明可以打100分的。”评委们没有跟他争执,只是微笑着不停地点头。最后,一位高级技师对他说:你别自以为是了,他们扣掉你一分,是为了你的明天;还差一分,你还有前进的余地;要是给你100分,你就走到头了,你还有发展吗?你的明天因此也就完了!
李博生恍然大悟。从此,他不再满足自己。虽然前辈大师们的作品的影子已在他心里生了根,但他并不限于那些框框,而是执着地走更加艰辛的探索与创作之路。30岁的时候,他进入了顶级玉雕大师的行列。
永远都不要给自己的人生打上满分,顶多打到99分就可以了,否则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只能达到99分的人生,就如同是一个永远都装不满的箩筐,因为装不满,我们才能往里面装进去更多的东西,人生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随时需要知识、咨询,不断吸取养分,所以心一定要空,也就是所谓的虚怀若谷,这样就能吸收无尽的知识资源,容纳各种有益的意见,从而使自己丰富起来。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道德经·第45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做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儿。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才高八斗,刚直耿介。他在朝为官时,许多无才无德的小人就重点攻击他。
一次,唐宪宗召见白居易,对他说:“你诗名很大,为人忠直,不像是个奸诈之人,可为什么总有人弹劾你呢?”
白居易说:“皇上自有明断,我说什么也是无用的。不过依我看来,我和那帮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定是他们嫉恨我的才华忠直。否则,我和他们无冤无仇,他们为什么会无端诬陷我呢?”
白居易自知难与小人为伍,却不屑掩饰锋芒,他对那些无能之辈常出口讥讽,绝不留半点情面。
一次,朝中一位大臣作了一首小诗,奉承他的人不在少数。白居易看过小诗,却哈哈一笑,说:“如果说这是一首好诗,那么天下人都会写诗了。”
事后,白居易的一位朋友劝他说:“你身处官场,不应该当众羞辱别人。你不是和朋友谈诗论道,在朝堂上若讲真话,人家只会更加恨你了。”
白居易
白居易说:“我最看不惯不懂装懂之人,本来我不想说,可还是压抑不住啊。”白居易自恃有才,说话办事往往少了客气。他对皇上也大胆进言,只要他认为不对的事,他就直言上谏,全不顾任何禁忌。
河东道节度使王锷为了晋升官职,大肆搜刮百姓,他向朝廷献上了很多财物,唐宪宗于是准备让他当宰相。
朝中大臣都没有意见,只有白居易站出来反对。唐宪宗生气地说:“你是个才子,就该与众不同吗?你每次都和我唱反调,你是何居心呢?”
皇上发怒了,嫉恨他的小人趁势说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一时,白居易的处境更加恶劣,格外孤立。
大臣李绛同情白居易,劝他收敛锋芒,说:“一个人如果因为才高招来八方责难,他就该把自己装扮得平庸了。你的见识虽深刻远大,但不可显示出来,你为什么总也做不到呢?这也是为官之道,不可小看。”
最后,白居易还是因为上谏惹祸,被贬出朝廷。白居易的才能人所共知,他尽忠办事,见解高明,却不能建功,只因他的才能过于外露,优点反变成了缺点。
从白居易的遭遇中,可以看出,有才能的人不一定是幸福的人,因为才能不仅能带来荣耀,更能导致灾难。才能让人羡慕,也让人嫉妒。才能出众如同树大招风,心胸狭窄的无能之辈总是与有才能的人为仇。因此,有才能的人更应懂得内敛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去运用它。要不然定会在这方面栽跟头。
人活在世,免不了和别人接触,在日常处世应当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内敛而不张扬。古人云:“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说的就是仪表、行为上的差异。它告诫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懂得在谦虚中善学,懂得在内敛中进步,而不要不知天高地厚,摆出一副唯我独尊、锋芒毕露的骄姿傲态。
祸兮福倚,福兮祸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道德经·第58篇
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扬扬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其实现实中也有很多例子。有些人考不上大学却自学成才。有些人被原单位辞退下海做生意,获得巨大成功。有些人去赌钱,因为赢了钱,心红了,想发达,结果输得一败涂地。有些人去炒楼,开始时顺顺利利,因此越炒越勇,最终又输掉了整副身家。有些人不敢去赌钱,他一进赌场便会输钱,表面上是坏事,实际上他不敢去赌钱是好事。有一句话,天以微福来试人。天以微小的福来试你,其实有一个大祸跟着来,所以福来不用太高兴。天又会以微祸来试人,但是,福又会跟着来。这句话的意思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样的。
当一件事情来临时,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我们都不应太执着,太高兴,应以平常心去对待之。我们要看它的发展,因为好事可能变成坏事,而坏事又可能生出好的结果,这不在我们意料之中。但是若我们有这思想准备,不要把好的事情看定是绝好的,或者是把坏的事情看定是绝对倒霉,我们不是这样看事情的。
我们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看事物的结果,看它一浪一浪地推进。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