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庶民,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理解,由于所处的社会、阶级以及生活的境况不同,导致其对人生的理解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其立世行事的大不同。但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庶民,其对人生的感悟和总结都有其可取之处,这些人生感悟和人生经验的总结对于现在的人仍有重大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诸将围洛阳数月,朱鲔坚守不下。帝以廷尉岑彭尝为鲔校尉,令往说之。鲔在城上;彭在城下,为陈成败。鲔曰:“大司徒被害时,鲔与其谋,又谏更始无遣萧王北伐,诚自知罪深,不敢降!”彭还,具言于帝。帝曰:“举大事者不忌小怨。鲔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
刘秀的将领们包围洛阳达几个月,因朱鲔坚守而未能攻下。刘秀因为廷尉岑彭曾经当过朱鲔的校尉,所以派岑彭前去说服朱鲔。朱鲔在城上,岑彭在城下向朱鲔陈述利害得失。朱鲔说:“大司徒刘被害时,我曾经参与谋划,又曾劝更始不要派遣萧王北伐。我确知自己罪孽深重,不敢投降。”岑彭返回,把这些话向刘秀禀报。刘秀说:“做大事的人不计较小怨。朱鲔现在如果投降,可保全官职和爵位,怎么能够治罪呢?有黄河水在此做证,我决不食言!”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几次出使秦国,又随同赵王会见秦王,每次都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挫败骄横的秦王,因此赵王很器重蔺相如,一下子将他提拔为上卿,地位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雕像
战功卓著的将军廉颇见蔺相如官位比自己还高,很不服气,他到处扬言说:“我为赵国出生入死,有攻城夺地的大功。而这个蔺相如,出身低微,只是凭着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就能位在我之上,这实在是让我难堪!以后我再见到蔺相如,一定要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后,就总是处处躲开廉颇。有一次,蔺相如坐车在大街上走,忽然看见廉颇的马车正迎面驰来,便赶紧命人将自己的车拐进一条小巷,待廉颇的车马走过,才从小巷出来继续前行。
蔺相如的随从们见主人对廉颇一让再让,好像十分惧怕似的,都觉得很丢面子,便议论纷纷,还商量着要离开蔺相如而去。
蔺相如知道后,把他们找来,问他们道:“你们看,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厉害?”
随从们齐声说:“廉颇哪能跟秦王相比!”
蔺相如说:“这就是了。人们都知道秦王厉害,可是我连威震天下的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呢?我之所以不跟廉将军发生冲突,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啊!你们想,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不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个人吗?如果我们两个人互相争斗,那就好比两虎相斗,结果必有一伤,赵国的力量被削弱,赵国就危险了。所以我不跟廉将军计较,是为了赵国啊!”
后来这些话传到廉颇那里,廉颇大受感动。他想到自己对蔺相如不恭的言语和行为,深感自己错了,真是又羞又愧。他便脱光了上身,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蔺相如赶紧挽起老将军。从此后,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将相团结,一心为国,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当时一些诸侯国听说了以后,都不敢侵犯赵国。
负荆请罪
做大事的人不会计较小的恩怨,如果锱铢必较,事事记仇,这样的胸怀怎能服人,又怎能成大事,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才是做大事的人应有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实际上,不但是做大事的人应有这样的胸怀,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胸怀,心胸开阔了,眼界自然就高远了,眼界高远了,人生的路才会长远。
识时务者为俊杰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刘备在荆州,向襄阳人司马徽询访人才。司马徽说:“一般的儒生与俗士,怎么能认清时务,能认清时务的,只有俊杰之士。在襄阳这里,自有伏龙与凤雏。”刘备问是谁,司马徽说:“就是诸葛亮与庞统。”
姜子牙本名吕尚,他生活在商朝末年,当时纣王无道,荒淫无度,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与此同时,商王朝周围各诸侯国迅速崛起,特别是西伯侯姬昌(后为周文王)励精图治,大有代殷商之势。
姜子牙雕像
姜子牙生逢乱世,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怎奈报国无门,潦倒半生。他曾在商王宫中做过多年小吏,虽然职低位卑,但处处留心。当他看到商纣王整天沉湎于酒色,荒废国政时,曾几次想冒死进谏。但见到大臣比干等人皆因直谏而送了命,商朝气数已尽,商纣王已不可救药,自己也就不愿再糊里糊涂地陪无道的商纣王殉葬。于是,便果断地决定离开纣王。
当时,姬昌立志复兴周国,除掉纣王,求贤若渴,正是用人之时。姜子牙为了引起姬昌的注意,一开始就能获得姬昌的器重,便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在渭水之滨的兹泉垂钓。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是个隐居的好地方。一天,姜子牙听说姬昌要来附近行围打猎,便假装在兹泉垂钓。这时候,姜子牙还是个无名之辈,身为西伯侯的姬昌当然不会认得他,但姜子牙却见过姬昌。为了引起姬昌的注意,他故意把鱼钩提离水面三尺以上,而且钩上也不放鱼饵。这种荒诞的举动,果然让姬昌觉得奇怪,便走上前充满好奇地问道:“别人垂钓均以诱饵,钩系水中。先生这般钓法,能使鱼上钩吗?”
姜子牙见姬昌对人态度谦和,对自己这个年迈的老者,没有一点的架子,果然是个非凡人物,便回答道:“休道钩离奇,自有负命者。世人皆知纣王无道,可是西伯长子就甘愿上钩。纣王自以为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却放跑了有取而代之之心的西伯姬昌。”
姬昌大吃一惊:这位老者身居深山,何以能知天下大事?更为不解的是,他怎能把我姬昌的心迹看得如此透彻?肯定不是凡俗之辈!便赶紧躬身施礼,态度诚恳地请教尊姓大名,并请求姜子牙出山,以帮助他完成兴周灭商的大业,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
姜子牙钓鱼台
姜子牙假意客套了一番,即随同姬昌一起乘车回宫,一路上纵论天下大势,口若悬河。姬昌如鱼得水,相见恨晚,立即拜姜子牙为太师,言听计从。从此以后,姜子牙官运亨通,飞黄腾达,并且为灭商兴周出了大力。
温峤是东晋司马绍时期人,以有胆有识、博学多闻著称于世。皇帝司马绍见温峤文采风流,又善谋善断,很是信任他,便让他参与朝廷的机密大事。
当时掌握朝中军事大权的将军叫王敦,企图谋反。他见温峤有才,便请求皇上将他调去给自己当左司马(司马是古代的军官,分左右司马,执掌军政),目的是使皇上失去一条臂膀。
温峤调到王敦那里后,见这位将军对朝廷极不尊重,还满口污言秽语,大骂皇帝昏庸无道。温峤曾对其进行劝说,但王敦根本不听。温峤觉察到王敦已有反心,而且不可能改变了,于是便一改从前劝阻的态度,反而常常为他出谋划策,让他学会如何把自己的领地治理得同都城一样好。王敦渐渐地对温峤产生了好感,常把一些很重要的事务交给他去办。
温峤发觉钱凤是王敦的心腹干将,便积极地同钱凤交往。温峤一向有知人之称,如果有人得到了他的好评,身价便会倍增。他常在人前称赞钱凤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天下无出其右者。钱凤听说后,非常高兴,于是把温峤当成自己的知己。
公元324年,都城长官去世,丹杨尹(相当于现在的一市之长)这一职务便分派给王敦指定,让他派人去担任。温峤得知后,认为这是一个逃回京城的最好机会。为了不让王敦知道自己的意图,温峤故意几天不上将军府,在家喝酒玩乐。
王敦知道后,便去问温峤:“京师是要害之处,对我们以后的登基大业非常有帮助,应该派—个文武双全的人去担任丹杨尹。”
温峤醉醺醺地说:“我也是这么想,其实咱们这里若论文武兼备者非钱凤莫属了,就派他去吧!”
王敦觉得有理,便去征求钱凤的意见。钱凤原本就和温峤要好,又听说是温峤介绍自己去,感激地说:“温峤比我强,还是让他去吧!”
王敦又回到温峤那里,说钱凤希望你去。温峤再三推辞,说什么自己才疏学浅,难以独当一面,还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在将军身边,万事不难。温峤越是推辞,王敦就越觉得温峤对自己忠诚,便非让他去不可。
于是王敦立即上表,说人选已定,三日内即可到任。他告诉温峤要严密监视朝廷的一举一动。
温峤得到消息后,高兴之余又想到钱凤。因为他知道钱凤此人诡计多端,心机周密且又多疑。若被他识破自己,岂不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在饯行宴会上,温峤故意装成醉鬼,走到钱凤面前,给他敬酒,钱凤喝酒时洒出了一滴,温峤大手一挥,把钱凤的帽子打落在地,大骂道:“你是什么东西,温大爷给你敬酒,你竟敢倒掉!”
王敦见温峤醉了,忙命人分开两人。
临行前,温峤泪流满面,对王敦依依不舍,早晨就在那里告辞,中午才走上大路。
温峤刚走,钱凤便赶来对王敦说:“温峤曾做过太子庶子,和当今皇上司马绍关系还很密切。这个人未必靠得住!”
王敦哈哈大笑道:“看来你的胸襟也太狭窄了!他昨日只是喝多了,虽然对你有点失礼,但从前他对你也是赞赏有加啊!”
温峤回到都城后,将王敦的大逆不道告诉了皇上。司马绍便命温峤带兵去剿灭王敦。
公元334年,温峤利用水攻,两面夹击打败了王敦的军队,钱凤在江南也被司马绍派人击败。王、钱两人均死于乱军之中。
武则天当政时,来俊臣是一个有名的酷吏。如果有人落到他的手里,经过一番严刑拷打,没有一点儿罪,也能让他给罗织出100条来。
侍郎狄仁杰刚直不阿,专与来俊臣这等小人作对。来俊臣曾给过他几次警告,可狄仁杰还是常在武则天面前告来俊臣滥杀忠良,结党营私。
来俊臣便向武则天告状:“狄仁杰勾结江湖人士,意图谋反!”
不久后,狄仁杰被打入天牢。为了使状告成立,来俊臣亲自审问狄仁杰,要他承认确实阴谋造反。
狄仁杰大义凛然地骂道:“你这无耻小人,罗织罪名,加害忠良,上天有眼,定会让你死无全尸。”
来俊臣一点儿也不生气。他笑吟吟地瞅着狄仁杰,顺手拿起一根皮鞭。
鞭子还没打下来,狄仁杰马上服软:“我招!我勾结江湖人士蓄意谋反,请皇上开恩。”
来俊臣便叫手下人把狄仁杰关起来,只等秋后问斩。由于狄仁杰主动承认了罪行,王德寿便放松了对他的监视,一天只到他狱门前看一次。
狄仁杰找个机会从盖的被子上撕下一块布来,详细地写下了自己的冤情,塞进棉衣里,找来看守他的来俊臣的手下王德寿说:“天气寒冷了,我要家人把这件棉衣拆洗了,再放些棉花,烦你帮我送到他们手里。”
王德寿不明狄仁杰的用意,笑道:“快死的人了,还有心情穿保暖的衣服?”他没有多想就同意了。
狄仁杰的妻子拆开棉衣,发现了冤状,便叫儿子禀告了武则天。武则天看完后,叫来来俊臣,问道:“狄仁杰是被别人陷害的,还是真有谋反之事?”
来俊臣知道诬告可能已泄露,故作镇静地说:“陛下明察,狄仁杰自入狱待审到他认罪,我连一根头发都没碰过他,如果他不是有罪,怎么肯自动招认呢?”
武则天一想也有道理,但见狄仁杰的冤状言辞悲切,大有冤情似海之状,便下令道:“让狄仁杰来见我。”
狄仁杰一到,武则天就问:“你为什么已主动招认有罪,还要藏书棉衣内诉说冤枉?”
狄仁杰直言道:“陛下不妨试一试,挑几个忠贞廉洁之人,说他们有十恶不赦之罪,交给来俊臣调查,臣敢保证绝对没有一个人不主动承认有罪的。”
武则天醒悟过来,猜测出来俊臣滥用刑罚,屈打成招的事实。于是她下令释放狄仁杰,宣告他无罪。
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只有能认清当前形势,懂得审时度势,相机而动的人,才会不被时势所淘汰,也才可能跟对了人,做对了事,最终落个好的结果。否则,不认清当前的形势,盲目顺从,甚至违背时势逆流而上,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吃了大亏。当然,这绝不是让我们学做随风摆动的墙头草,而是要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为保全自己,而做的一些灵活变通。
穷达有命,吉凶由人
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
因此,贫贱富贵由命运安排,吉凶由自己掌握。
秦朝末年,百姓们因为忍受不了秦朝的暴政,纷纷起来反抗。一时间,各地出现了很多起义军。这些起义军的首领有的是以前六国的贵族,有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刘邦是其中的一人。他是被迫走上起义道路的。
小时候的刘邦非常懒,不愿意和父母兄弟一起下地干活,经常说自己胸怀大志,是不能干那些养家糊口的粗活的。刘邦有个优点,那就是对人很好,做起什么事来也不那么死板、严苛。虽然他家里没什么钱,但是却喜好施舍财务,而且心胸宽阔,做事不拘小节,因此很招人喜欢。
刘邦长大以后,在泗水(今江苏沛县境内的一条河)谋了个亭长的差事,平日里没什么事可干。有一个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人名叫吕公,非常会给人相面。他见到刘邦以后,觉得这个人长相太奇特了,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所以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有一次,身为亭长的刘邦按照上级的指示押送沛县一些刑徒赶往骊山(今陕西临潼县东南骊山)。没想到,很多刑徒在半路上都逃走了。刘邦心想:“这可怎么办啊?已经跑了这么多人,恐怕到了骊山以后,就剩不了几个人了。唉!反正怎么都是一死,还不如在死前快活一番!”
就这样,刘邦带领着剩下的刑徒在丰地(今陕西沣水西岸)西面一个沼泽中的亭子停了下来喝酒。这酒一直喝到晚上,刘邦越喝越生气,越喝越失落,心想这叫什么世道啊!带人去骊山,没到地方人就走光了。这样的话,即使交了差事,恐怕自己的小命也保不住了,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想到这,刘邦把剩下的刑徒全都放了,对他们说:“走吧,你们都走吧!别去骊山那个地方送死了,赶快逃命去吧!你们走后,我也要开始逃亡的生活了。”
刑徒们一听非常惊讶,有些人想都没想就赶紧逃走了。可是,在这些刑徒中,也有十几个年轻力壮不愿意扔下刘邦一个人,不愿意离开刘邦,发誓要跟随他。刘邦点了点头,说:“好兄弟,我们以后就同甘共苦了!现在天色也不早了,赶紧逃命吧!”
刘邦借着酒劲,想要在晚上穿过沼泽。突然,前面几个人惊慌失措地跑了回来,说是有一条大蛇挡在路中央。刘邦生气地说:“亏你们还自称是英雄好汉,大丈夫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一条蛇吗?”说完之后他提着剑就把蛇砍死了,然后带着手下人继续赶路。
刘邦带领着手下人在芒砀山隐藏起来,秘密起义,他的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
后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全国很多地方都想去归顺,沛县的县令也想以沛县为根据地,响应陈胜。沛县的县掾萧何和主吏曹参对县令说:“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您身为秦国的官吏,如今想要带领百姓背叛秦朝,恐怕理由站不住脚,得不到人们的响应吧!”
县令点了点头说:“你们二人说得很有道理,那你们就出个主意吧!”
萧何和曹参又说:“不如这样,您征召那些在外逃亡的人,最少也能得到几百人吧!之后,用这些人胁迫沛县的百姓,让他们跟着您一起造反,到时候他们就不敢不听了!”
县令说:“好!就按照你们的主意去办。”接着,县令把樊哙找来,让他去找刘邦。
很快,刘邦就来到了沛县。这时的刘邦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没有任何名气的刘邦了,手下已经有几百人。县令一看刘邦手下的人个个都跟凶神恶煞似的,害怕他会叛变,所以就把城门关了起来,想杀了萧何、曹参。萧何、曹参知道后非常害怕,就连夜跳出城墙,投奔了刘邦。刘邦接受萧何、曹参的建议,给沛县的百姓写了一封信,然后射到城内。信中陈述了各种利害关系,最后沛县百姓们一起杀掉了县令,迎接刘邦入城,并立他做了沛公。就这样,刘邦在沛县正式起义,人马也壮大到了3000多人。最后,经过多年的打杀,刘邦最终创立了刘家天下,成就了一番伟业。
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先所能预料到的,因此,很多时候人是身不由己地卷入某些事中,在这个过程中,人要着眼于现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创造条件,努力化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知者避危于无形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大概聪明的人能预见到尚未萌芽的问题,有智慧的人能提前避开还没有完全形成的灾祸,灾祸本来大多隐藏在不易被察觉的细微之处,而发生在容易被人忽略的环节上。
战国时期,秦武王雄心勃勃,声言要灭掉其他的国家,结束混战状态,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有一天,他召集左丞相甘茂、右丞相樗里疾商讨攻打韩国的事,问哪一个丞相愿意带兵出征。
樗里疾不同意急于攻打韩国。
甘茂说:“要打韩国,必须联合魏国才有力量。魏王那里,我可以先去游说。”
秦武王同意了甘茂的建议,立即派他出使魏国。
甘茂很有口才,很快说服魏王一起发兵攻韩。可是,他担心樗里疾在秦武王面前做小动作,到时,攻打韩国不但不成,自己还会丢了性命。
于是,甘茂派人向秦武王汇报说:“魏王已同意出兵,但我们是不是改变主意,放弃攻打韩国为好?”
秦武王一下子被弄糊涂了。既然魏王都同意出兵,还犹豫什么呢?于是他亲自赶到息让这个地方,找到甘茂,问他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甘茂说:“大王要战胜韩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国要消耗很多财力,也不是几个月就能结束战争的。如果中途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有你主持带兵打仗的一切事务,还担心什么变故呢?你有话直说吧!”秦武王不以为然地说。
“有些事情的发展是现在难以预料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与孔子的门生曾参同名同姓的人闯祸杀了人,有人去报告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啦!’曾参的母亲正在织布,听了头也不抬地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报告说:‘你的儿子曾参杀人啦!’曾母仍旧不相信儿子会杀人。第二个人刚走,第三人又来报告说:‘曾参杀人犯了大罪,官府来捕人啦!’这次曾母相信了这个谣言,吓得扔下梭子躲了起来。”
“左丞相对寡人讲这个故事,这同出兵攻打韩国又有什么联系呢?”秦武王不明白甘茂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道理很简单,”甘茂解释说,“如果我率领千军万马离开大王身边去攻打韩国,说我坏话的可能大有人在,万一大王也像曾参的母亲那样听信谗言,那么,我的后果可悲不说,夺取韩国的大业也会付之东流呀!”
秦武王想了想说:“就算你说的情况可能发生吧,为了让你一心带兵作战,没有后顾之忧,我一定不听别人的闲言碎语,如若不信,我现在可以给你写个凭证。”
接着,秦武王和甘茂订了一个盟约,就藏在息让。
于是,甘茂被拜为大将,领兵五万,先打宜阳城。没想到战事发展很不顺利,五个月都没把宜阳攻下来。右丞相趁机对秦武王说:“甘茂拖延这么长时间,莫非要搞兵变或投降敌人?”秦武王经不住右丞相的挑唆,下令甘茂撤兵。甘茂连忙派人向秦武王送去一封信,上面只写着“息让”两个字。秦武王拆开一看,知道自己轻信谗言,动摇了攻韩的决心,觉得很对不起甘茂。
于是,秦武王坚定信心,又增兵五万开赴前线,不久终于攻下了宜阳城。
唐肃宗时,丞相李泌见张良娣受宠,宦官李辅国权力日益膨胀,二人经常向皇上进谗言,迫害自己,为了明哲保身,他决定退隐山林。
在退隐之前,他决定做最后一次努力,保全自己爱护的皇太子。李泌对肃宗说:“臣已略报圣恩,请准许我做个闲人。”
肃宗说:“我同先生共患难多年,现在应该与先生同乐,您为何要离去?”
李泌说:“臣有五不可留,愿陛下让我离去,我才能免于一死。”
肃宗问:“何谓‘五不可留’?”
李泌说:“我遇陛下太早,陛下宠任我太重,宠信我又太深,我的功劳太高,事迹太奇,有此五虑。陛下不让我走,等于杀了我。”
肃宗说:“先生何必如此疑虑,我为什么要杀你呢?”
李泌说:“陛下没有杀我的理由,我才敢请求归山,否则我怎么敢说?并且我说被杀,不是指陛下,是那五点原因。我想陛下对我这么信任,我有些话还不敢直说,等天下安定了,我哪敢再说什么?”
肃宗说:“我明白了,先生要北伐,我不听从您的建议,您生气了。”
李泌说:“不是,我说的是建宁王一事。”
肃宗说:“建宁王听小人的话,谋害忠良,想夺储位,我不得不把他赐死,难道不应该吗?”
李泌说:“建宁王若有此心,广平王必定怨恨他。可广平王每次与我谈话,都说弟弟冤枉,流泪不止。况且以前,陛下想任命建宁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是我请求改任广平王,如果建宁王想夺太子位,一定会恨我,为什么他认为我是忠臣,而对我更加亲善呢?”
肃宗听到此,也流着泪说:“先生说得对,我知道错了,但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不想再谈这事了!”
李泌说:“我不是说以前的责任,只是为了让陛下警戒将来。当年武后(武则天)有四个儿子,错杀太子弘。李贤内心忧惧,作黄台瓜词,想使武后感动,但武后不予理睬。李贤被废后,死在贬所黔中。黄台瓜词这样说:‘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尤可为,四摘抱蔓归。’陛下已经摘了一个瓜,千万不可再摘了。”
肃宗惊讶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我应该把这首诗写在绅带上,时时警惕意外的情况出现。”
李泌深沉地说:“陛下记在心上就行了,既诚于中,何必形于外呢?”
这次谈话后,李泌即入衡山,归隐泉林去了。
由于他的话受到肃宗的重视,虽然张良娣、李辅国想中伤太子,但太子最终还是没受到一丝伤害。
曾国藩带湘军围剿太平天国时,清朝政府对他的态度极为复杂:如果不用这个人,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无人能敌;如果用他,一则是此人手握重兵,二则曾国藩的湘军是其一手建立的子弟兵,怕对朝廷构成威胁。在这种思想下,朝廷对曾国藩的态度是用你办事,不给高位实权。苦恼的曾国藩急需朝中重臣为自己撑腰说话,以消除朝廷的疑虑。
曾国藩
有一天,曾国藩在军中得到胡林翼转来的肃顺的密函,得知这位精明干练的顾命大臣在西太后面前推荐自己出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大喜过望,咸丰帝刚去世,太子年幼,顾命大臣虽说有数人之多,但实际上是肃顺独揽权柄。有他为自己说话,就再好不过了。
曾国藩提笔想给肃顺写封信表示感谢,但写了几句,他就停下了。他知道肃顺为人刚愎自用,很有些目空一切的味道。他又想起西太后,这个女人现在虽没有什么动静,但绝非常人,以曾国藩多年的阅人经验来看,西太后心志极高,且权力欲强,又极富心机。肃顺这种专权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呢?西太后同肃顺会合得来吗?思前想后,曾国藩最终没有写这封信。后来,肃顺被西太后抄家问斩。在众多官员讨好肃顺的信件中,独无曾国藩的只言片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如果做事鼠目寸光,眼光不放长远,看不到潜在的危险和陷阱,那么,就一定会遇到很多困扰。相反,如果说话做事眼光放得长远,凡事做到未雨绸缪,把一些可以预见的危险消弭于无形,那么自然会少了很多麻烦,多了很多顺畅。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易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易经上说:“知道契机的神妙吗?契机,是动机的微妙变化,是显示吉凶的先兆。君子看到契机而采取行动,并不整天等待。”
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王贲的军队就攻下了楚国十几座城池。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就问李信将军:“秦国军队所向披靡,楚国军队不堪一击。如今我想一举消灭楚国,李将军认为需要派多少兵呢?”
李信是个年轻的将领,十分气盛,夸口说:“大王,攻打楚国这样的国家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依我看,20万兵就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秦王听后非常高兴,说道:“好!李将军果然智勇双全。不过,我还应该听一听老将军王翦的意见。”于是,秦王又问了王翦同样的问题。
王翦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性格沉稳。他想了想,对秦王说:“大王,楚国是六国中实力比较强的国家,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得了几座城池就骄傲自大起来。依我看,要想把楚国消灭,至少也要60万兵。”
王翦画像
秦王一听,非常不满,心中暗想:人家李信只和我要20万,你却和我要60万,真是老糊涂了。想到这,秦王就说:“哎!看来王翦将军是老了!明明20万人就能办的事,却偏偏要用60万人。这次攻打楚国的事情,我看你就不用去了,交给李信将军吧!”
王翦知道秦王在挖苦自己,也不多说话,眼看着李信和蒙恬带领着20万大军前去攻打楚国。他干脆以有病为理由向秦王提出辞职,回家乡养病。秦王觉得现在有李信一个人就足够了,也就没阻拦他。
第二年,李信和蒙恬带领秦国军队开始进攻楚国。由于兵力不足,很快秦国军队就有些支撑不住。后来,李信和蒙恬又中了楚国的计谋,结果秦国不但没有消灭楚国,反而吃了不小的败仗。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这时才想起当初错怪了王翦。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秦王亲自来到王翦的家乡,向王翦道歉。秦王对王翦说:“老将军虽然有病在身,可现在正是关键时刻,秦国的军队还需要您指挥呢!”
王翦对秦王提出了要求:“大王想让我带兵也不难,不过必须给我60万人马。否则我是不会答应的。”
秦王见王翦答应带兵,马上说道:“老将军说得是,老将军说得是!只要老将军肯带兵出战,什么事都听你的。”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带领秦军攻取了楚国陈以南直到平舆一代的地方。楚国一听说这次带兵的将军是王翦,而且还带来了足足60万人马,吓得赶紧把全国的兵力集中在一起,拼死抵抗王翦的队伍。
王翦一看两军僵持下来了,也不着急,他命令秦国部队与楚国部队对峙,但就是不出兵应敌。这下可难坏了楚国,他们接二连三地派人挑战,可王翦理都不理他们。王翦非但不派兵出战,反而好吃好喝招待自己的士兵,没事就让他们洗洗澡,和自己说说话。时间一长,秦国的士兵也就放松了。
这天,王翦问部将:“现在我们军队的士兵都在做什么呢?”
部将回答说:“他们整天没什么事可做,现在正玩投石和跳远的游戏呢!”
王翦一听,笑了笑说:“好!时机已到,可以出兵了!”
再说说这时的楚国军队,他们见找不到战机,已经开始向东转移。当王翦带领着秦军追击楚军时,楚国军队根本没来得及防备。结果,楚国军队全线撤退,连将军项燕也被秦军杀死。王翦大获全胜,趁机占领了很多城池。
聪明的人做事情总是要找一个很好的契机入手,这样事情往往会顺利地开展下去。如果盲目地去做,而不去寻找一个恰当的契机,那么事情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契机并不是随时都存在的,因此,还要善于寻找和等待。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欲玺者制地,魏地尽矣!夫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段干子想掌握秦国的相印,秦国想占据魏国的领土。现在大王您让想夺地的秦国控制相印,让想要相印的段干子来控制魏国土地,互相勾结,魏国的土地就会丧失干净!献地去向秦国讨好,好比抱着干柴去救火,干柴烧不完,火是不会灭的。
战国时期,许多小国都先后被大国备并了,最后剩下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七国之中,以秦国为最强,它不断派兵向邻国进攻,采取蚕食政策,扩大自己的疆土。
公元前276年,魏国安厘王即位,接连三年,都遭到秦国的攻打,损兵折将失城。公元前273年,秦军打败了魏、赵、韩三国联军,杀掉了约十五万人,并俘虏了魏将芒卯。这时,魏国有个大将段干子向魏安厘王提议,把魏国的南阳城割让给泰国求和。谋臣苏代对魏王说:“想要得到大将印玺的人是段干子,要得魏国土地的是秦国。现在,大王却让想得到地方的人管印,让想得到印玺的人管地,我看,在魏国的土地没有割完之前,他们都是不会罢休的。此外,用割地的办法去讨好秦国,就好像抱着柴草去救火一样,柴草没有烧完之前,火是不会熄灭的。”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了。
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抱薪救火是形同饮鸩止渴的愚人之举,虽然,这种短视行为可能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不至于立马引火上身,但火上身则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其行为无异于肉包子打狗,慢性自杀,不但不能解决已有的问题,还会带来更大更多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