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李四光(1889—1971),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字仲揆。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主席,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四光也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作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从而创立了“构造体系”的基本理论。用此理论分析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大面积储油层。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主张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著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生平
少年时代的熏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苏轼眼中的湖北黄冈,蕴藏着许多可歌可泣的传奇,伴随着一声
李四光
声婴孩儿的啼哭,又一个传奇在续写……这便是后来的李四光。家乡风光的陶冶,民间文化的滋润,以及书香
门第的哺育,致使李四光迅速成长,与同龄孩子相比,很多方面都显得格外出众。而从小听祖父讲述那些众志成城、反抗封建压迫和抵御列强侵略的故事,让他在不久的将来毅然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勇敢地投入到辛亥革命的浪潮中。
三世同堂的家里,仅有的土地只有父亲边教书边与一户农民搭伙耕种,主要家产也只是几间房舍和三亩土地,收入微薄,李四光的家庭长年过着清贫的日子。正因如此,他从五六岁开始便主动帮助母亲扫地、挑水、舂米、推磨,尽其所能减轻母亲的劳务负担。人们看到,他有时天还没亮就偷偷跑到山坡砍柴,清早身背肩挑地满载而归,甚至还没放下柴火就帮助母亲烧火做饭,十分勤快。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四光越发感觉到父亲的品德是那样高尚,令人尊重。他看到父亲常把乡邻的疾苦挂在心上,十里八村的人们有大事小情都愿请父亲拿主意。父亲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大家排忧解难,大家都很信服父亲的想法,他还看到父亲是一位关心时事、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
李四光记得,那是某天傍晚,他偶然走进父亲的书房。此刻,父亲正在伏案修改一篇文稿,关于革命党人反抗清朝统治的秘密活动。县城里小学教师吴贡三和殷子衡等就是日知会的骨干成员。他们都与父亲交往密切,还拜托父亲给他们编写的反清宣传品润色文字。父亲看到他在认真阅读,便让他坐在身旁的方凳上,给他介绍眼前这篇文稿的标题含义:“这篇文章就是以孔子、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反对‘苛政’的善良用心为前提,痛斥满清王朝名为奉行孔孟之道,实则草菅人命,断送我中华大好河山的卖国罪行。”并告诉他,要号召中华儿女尽快觉醒,万众一心推翻这个对内残酷对外屈服的腐败朝廷。从此,小四光就从日常生活做起,尽力去做弃恶扬善的好事。
李四光6岁时,便去了父亲创办的学堂跟小伙伴们一起学习,无论在家还是在学堂念书,他都尊重老师,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不肯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向来受到先生的喜爱和同学的佩服。远村近屯的家长们都用李四光读书自律的实例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们自然也把这位朝夕相处的同学当成效仿的榜样。
天生有深思好问习惯的他在读书时,更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无论多么深奥的道理都要学懂弄通,否则决不罢休。除了书本之外,见到日常生活中一时难解的现象也都要问个明白。有一次,李四光随父亲到山外的团风镇办事。团风镇地处长江岸边,汹涌澎湃的滔滔江水使他震撼不已。当他看见江中行驶的来往轮船时,十分好奇,便详细询问父亲它的原理,父亲语重心长地给他讲了邓世昌的故事:当时海军致远号军舰是他率领全舰官兵与日寇浴血奋战,炮弹打没了,他不顾一切地命令战舰以全速向日寇吉野号战舰猛烈冲撞,结果还是让吉野号发出的鱼雷给击中,邓世昌和全舰250多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了。听后,李四光明白了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了一定学造船,造自己的好船、大船,让中华民族富国强兵!”
此外,还有一件事更使他终生不忘。当年,下张家湾村的坪坝上有一块高大的石头孤零零地兀立着,惹得孩子们把它当成一座小山,爬上爬下尽情玩耍。但是幼年的李四光却不然,他常常面对这块巨石深思遐想,为什么这片平地会挺出一块巨大的石头呢?他带着这个问号先去找启蒙教师陈二爹寻求答案。陈二爹也感到有点奇怪,但又说不出明确的原因来,只好以“八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答话应付眼前的学生。后来他又向父亲请教。父亲也只能顺着陈二爹的意见发挥,便说“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叫作‘陨石’,就是流星落到地面上变成的”。
当然,陈二爹和父亲的解答都还不能令李四光满意。从此,这个疑问长期埋在他的心里,乃至成为后来一直探求不舍的重大课题。直到30多年以后,他在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川期的学术论文中还提到这件事。认为故乡的那块孤独的巨石可能就是一块冰川漂砾,也就是说在冰川流行的地质时代,从远方运行来的巨大砾石。由此可见,他自幼就是一个疑问迷。恰恰因为头脑里总是充满这样和那样的许多疑问,而且又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求索才使他终于成为具有真知灼见的科学大师。
儿时的李四光读书很刻苦,又深思好问,所以不仅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而且做起事儿来富有天才的创造性。
舂米是一项笨重的体力活,对于幼小的李四光来说,显然是力所难及的。他却想到了用绳子来拉捣米的石头,手拉脚踏的方法让邻里乡亲都赞不绝口。这样的事儿,李四光都有办法去解决,过年过节的时候,他便亲自动手,做了些很好看的小玩意儿,无人不夸他心灵手巧。谈到二哥少年时代的手工艺杰作,弟妹们谁都忘不了那条活灵活现的小火轮船。记得,还是二哥跟随父亲去团风镇办事回来之后,有空就上洋铁铺(钣金作坊)里去,一边观察师傅们干活,一边捡些人家扔掉的碎铁片。回到家里时,反复在纸上描绘各种图样,又把碎铁片按照图样剪下来,然后就用小锤子不住地敲敲打打。几天之后,他的作品完成了,拿出来往桌子上一摆,全家人顿时惊呆了:啊!原来是艘漂漂亮亮的小轮船!他把小轮船放到水面上,它便自由自在地漂浮着。这时,李四光哈着腰用手划水当动力,小轮船好像非常懂事似的让它漂向哪里它就到哪里。在场者越看越爱看,有人还用“呜——呜”的呼叫声活跃当场的气氛,引起众人的兴奋与赞叹。父亲富有洞察力的眼眸,不停地闪动,这孩子想要航海啊,事实确也如此,李四光心里想的是:制造军舰,富国强兵!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他一到日本留学就选择制造专业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也就难怪有人这样赞叹:少年四光学品非凡,心贴祖国志向高远!
好风凭借力,出国留洋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人士,于清朝末大力兴办新型学堂,致力于人才培养,时称“新学”。消息传到黄冈境内,立即在李四光心中产生强烈共鸣,如同天赐良机一般,使他觉得这类新学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知识圣殿。难以遏制的喜悦心情促使李四光蜡像他决定报考,而且急不可待。俗话说,知儿者莫过于父母。尽管儿子这时尚未表明自己的考学意愿,但是二位老人却从他那突然反常的情态上猜透了儿子的心思。鼓励他给李家门庭开个这样的先河,就这样,这个14岁的少年告别家乡,来到了从未见过的省会大都市。他顾不得观赏周围的热闹景象,只是间或停下脚步向路人探问自己渴望寻找的地址。就这样,一边走一边问,好不容易才找着这条装在心里的水陆街和处在这条街道上的省府“守备衙门”。考试情况正像父亲预测的那样:考场肃穆,考生众多,考纪严格,竞争激烈。公布结果了:李四光榜上有名。他被录取了,家乡人得知后,无一不为他感到高兴。
求知似渴的李四光置身于前所未见的书山学海之中。眼前的生活环境使他感到称心如意,几乎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每月都有明显的长进,李四光自入学以来就一直处于强中之强的行列。若从综合素质方面衡量,称他是强中之强的佼佼者也并非过分。功夫自然不负有心人,本来的聪颖加上忘我的努力,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受到师长和学友们的刮目相看。
有人说李四光是个天才,因为他思想活跃、性格顽强、志向高远、智慧超群,而且善于变逆境为顺境,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是的,天才并不意味没有人生障碍,或许所遇障碍会比常人显得更多,倘若不能正视又不能勇敢地超越,那么即便是非凡的天才也将因此而自行泯灭。本应是有钱有势的子弟去日本留学,李四光通过据理力争,在求学心切的专考中名列前茅,轻松得胜。李四光以无畏的精神维护了自尊,以凛然的正气捍卫了公理,以卓越的成绩赢得了留学权益。出国之前,李四光回乡探亲。他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本,他爱自己的父母和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以及各位乡亲。他深知,没有家乡的养育就没有自己的成长,没有父母的关爱和亲人的支持便没有自己的今天。现在,他要远行了,眼含热泪告别乡土!亲人们为他感到骄傲,千叮咛万嘱咐愿他一路顺风……
年仅15岁的李四光怀着一份憧憬与深思,随着满载出洋学子的海轮缓缓驶出吴淞口。他从船舱里走出来,踏上宽大的甲板,回头目视着渐渐远离的国土,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是的,眷恋之情出自热爱祖国,而远离国土又是为了报效祖国,如此眷恋与远离的矛盾和统一构成他的特定心理。辽阔的海洋使他感到世界的博大,澎湃的征程令他觉得动力无穷!一股平时少见的难捺激情伴随理想的风帆在他胸中翻卷奔涌。
踏上了日本国土的他先入住了弘文学院,在这里经过三年的勤奋攻读,以全优拿到了毕业文凭,获得了升学资格。他的志向坚定不移,也正是这种性格的养成与坚持才使他从来不向困难低头,因此也就能在后来的科学道路上接连获得惊人的研究成果。皇天不负有心人,他被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录取了,19名学生中唯一的中国人。三年攻读,历尽艰苦。李四光以中华礼仪之邦的学子风范受到了日本师生的尊重,以真实无虚的各科学识获得了日本师生的赞许。
在日本留学时期,李四光的学识增长与政治进步相辅相成,那时的日本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酝酿和兴起的海外基地之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就以“兴中会”的名义向旅日华侨和留学生们宣传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革命主张,在华人中间播下革命种子。具有强烈爱国激情的李四光自然当仁不让地加入其中,并与许多爱国学友结下了志同道合的深厚情谊。作为革命派的他很赞成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1905年7月,众人仰慕的孙中山先生再次来到了日本,旨在联合所有革命团体,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党组织,集聚强大的力量推翻封建政权。因此,孙中山一到东京便受到当地爱国侨胞和留学生的热烈拥护。为了启发民众觉悟,他首先义正严词批驳所谓中国“只可为君主立宪,不能躐等而为共和”的保皇派谬论。接着又从世界的社会发展潮流着眼,深刻阐明实行民主共和是引导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的根本道理。李四光深受教导,并由一个普通的爱国留学生成长为中国同盟会的首批会员。宗旨即由“民族、民权、民生”而概括为“三民主义”。在这之后,他在弘文学院毕业后勇于报考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并且取得优异成绩的思想动力。从而以“努力向学,尉为国用”的明确航标,自觉走上科学救国的漫长道路。
在日本留学七年后,1910年李四光终于安全地回到了伟大的祖国,当他踏上了可爱的故土,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全村男女老少无一不为他感到骄傲。为了回报家乡教育,他任教于湖北省中等工业学府,李四光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而且自己又有熟练掌握机械制造方面的技能,为学府管好工场自然责无旁贷。那么,他的工作量要比一般教职员增加多少倍也就无法计算了。想到建设中华民国的时代重任,他每天都是忘我乃至无我地奉献全部力量,因而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信赖与崇敬。1911年,北京传来武昌起义爆发的信息,李四光不顾一切地立即收拾行李赶到了武昌,投入这场举世闻名的辛亥革命斗争中。当时正逢用人之际,他被委任为理财部参议,李四光就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工人运送军火,直到革命烈火燃遍大江南北,革命军占领了南京,这个消息极大鼓舞着宋教仁和李四光等各位战友的革命斗志,他们以不怕牺牲的精神坚持战斗,迎接革命的最后胜利!
雷声滚滚震忠魂
1912年1月1日,一个新政权——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从此,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树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彻底寿终正寝。实现了“民主共和”,李四光欢呼中华民国万岁!他拥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他要为这个崭新的社会制度贡献自己的全部光和热。中华民国刚刚建立就任命他为中央政府驻汉口特派建筑筹备员,后来由于李四光担任建筑筹备员工作期间成绩出色,加上本身又是湖北人,所以获得了绝大多数的选票,顺利荣任湖北军政府实业司长。李四光领导的实业司内设若干职能机构,统筹全省农林、工商和矿业等各方面行政事务。除副司长之外,司内拥有各级官员数达70余人。如此重任担在一个刚刚20岁出头的年轻人肩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然而,李四光毕竟是李四光,他不仅怀有报国的壮志,而且具备实业管理的学识和才能,加上他那废寝忘食的敬业精神,不仅很快医治了战争创伤,同时采取各项强有力的措施扭转了混乱局面。
李四光与家人
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而且时刻暗藏颠覆的隐患,握有实权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野心勃勃,图谋窃夺辛亥革命成果。此时的孙中山陷入了困境,他在这种内外夹击的形势下,无可奈何,只好让步。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李四光和很多革命党人都在一片哗然中感到不可思议,但他除了喟然长叹外,又能怎么办呢?这时的李四光困惑了,但他永远尊重和崇敬自己伟大导师孙中山先生。不久后,孙中山来到了武昌,亲切地向他们讲解了社会革命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道理。又阐述了有关兴办实业的政策问题,李四光再一次获得了很多教益。当李四光发现袁世凯上台之后没有诚心为公众办事,而自己发展实业、造福人民和建设新湖北等愿望都将成为空想。于是毅然决然地提出了辞职报告,时隔不久,李四光的一位志同道合的学友惨遭特务暗杀,悲痛,愤懑,怀念和惋惜各种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让李四光完全看穿了袁世凯的狰狞面目,因而也就更加义无反顾地与其政权彻底决裂。
辞职在家的李四光求知欲又在心灵上发起呼唤,他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进取时机。孙中山先生非常支持他们的愿望,遂致电北京当局,将这些好学之士送往外国留学深造,就这样,李四光再次登上了远洋的客轮。经过很久的远洋漂泊,他来到了英国的首都——伦敦,李四光知道他已经踏上了“科学救国”之路,不管这条路有多漫长而坎坷,他都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李四光把自己留学的基地选在了伯明翰大学,并选定采矿业作为自己求学专业。业余时间,李四光还自学了德语和法语,为后来的学业和科学研究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外语基础。求学期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坚持求学,李四光利用勤工俭学赚钱贴补自己的生活开销,可谓半工半读。
当然,李四光在这里还获得了著名教授鲍尔敦先生的指导,鲍尔敦是英国颇有权威的地质学家,喜欢李四光的淳朴人格、聪颖才智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所以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学生倍加关怀。此外,还有威尔士教授也都喜欢并尊重李四光,不遗余力地指导学业,都使李四光受益良多。志向高远的李四光并未因此而满足,他还要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祖国的地质状况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运用到矿业开发的实践中。他广泛收集查阅一切有关中国地质的文献资料,研读世界各国著名地质学家的学术见解,经过比较研究与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评价和见解。不久之后,中国之地质这篇李四光从事地质科学专业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诞生了,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奋发拼搏的辛勤汗水啊。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李四光在考虑返回祖国的时机了。中国的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从祖国急需培养地质工作者的迫切性出发,建议他立即回国到方兴未艾的北京大学任教,他谢绝了鲍尔敦教授的诚心挽留和其他教授的善意推荐,决定返回祖国。但当时的祖国正在军阀混战,他决定先去欧洲大陆进行一番实地考察,1920年秋,停止了欧洲学术考察的李四光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李四光回到北京大学便沉浸在中国改革求学的浪潮中,校园中处处充满科学与民主的气息,他在等待未来科学明媚的光明。当时的北大地质系条件是相当简陋的,四处都显得很破旧,李四光就带领学生们进行一番改造修整,一切焕然一新。现在的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清洁的院子中安放着一架用来测定时刻的日晷,整个院落呈现出浓郁的学术氛围,给师生以奋发进取的精神鼓舞。
在看到中国现状的李四光明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从培育世代传承的科学英才做起。所以,他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番紧跟时代的大胆改革,让学生们先学习书本知识,再经过试验证明,从而才把知识化作牢固的学问,以达到广博精深的目的。地质教学具有特定的特点,需要走出课堂进行野外作业,这是考察祖国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基本途径。1921年春天,李四光带领学生到北京西郊开展实地考察,发现了与书本相悖的学术理论,李四光鼓励学生:“我们应该相信事实,服从真理!”让同学们以科学的态度,独立的思索精神去探索去发现。
鹏程万里任崎岖
作为地质学家,李四光的理论建树是多方面的。为了弄清煤矿的分布,李四光开始从事“蜓科”的研究,对比研究各种各样“蜓科”化石的形态和特征以确定它们种属演化的关系,是详细划分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不可缺少的一种可贵依据。
“蜓科”是一种微体古生物,中间大,两头尖,似纺织用的纺锤,所以被称为纺锤虫。李四光为它起名为“蜓科”,分析它的内部结构,必须将它们磨成薄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这种厚度当时并没有工具可以测量,只能依靠经验和技术。经过长期刻苦钻研,旨在开发人类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李四光,连续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鉴别出它们不同的种属,断定出它们的进化阶段,进而推断出含有这些不同种属的化学岩层的时代。李四光将已经鉴定出来的“蜓科”的不同种属,拍成照片,便投入了紧张的论文撰写之中,他将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写成中国北部之蜓科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他根据不同种属的“蜓科”化石,解决了多年争执不下的地层划分问题。他的科学论文,不仅平息了中国北部含煤地区石炭纪地层划分的争议,而且对北美石炭纪地层的划分,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李四光与周总理
从此之后,许多中外地质学家都开始采用这一科学方法。
李四光也因为这一优异的研究成果获得伯明翰大学授予的科学博士学位。他以杰出的教学与科研业绩成为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名人,所以,苏联科学院便邀请他参加该院成立200周年纪念大会。在李四光出发之前,他极其崇拜的中国革命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了,李四光悲痛不已。踏上去苏联的旅程后,沉重的心情让他更加压抑,几乎要窒息。原来,当时人们出国远行,只有两类交通工具,乘轮船或坐火车,还必须在自己的国土通过日本和苏联的两道关卡,被瓜分的祖国领土让李四光心痛,而苏联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一个新型主权国家,到处都充满生机。
李四光这次远行是成功的。回国之后,北京大学专门举行欢迎茶会,这也是一次令人关注的学术汇报交流。李四光详尽地介绍了纪念大会的盛况和在苏联小住期间的各种观感,以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批驳了某些人认为苏联政府不尊重自然科学和不尊重知识分子的种种说法,从而澄清了许多模糊观念,使人们能够客观地对待苏联科学事业的现状与前景,有助于增强中、苏之间的科技往来。李四光此行圆满完成了自身的使命,同时也使苏联科学家和各国出席这次纪念大会的科学家进一步认识了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的科学事业。
1921年,李四光结识了他的爱人徐淑彬女士,两人曾一起为公益募捐晚会上参加义务演出,知音而知心,此后的他们感情日渐亲密,密不可分。婚后的生活似乎并不是那么完美,李四光属于事业型的学者丈夫,每天不眠不休地投入繁忙的工作和艰巨的科学研究之中,但徐淑彬也并无怨言。可以说,他们爱情经得起岁月的流年,夫妻二人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什么也休想把他们分开。
寸寸河山寸寸金
人们眼中的李四光是个淡泊名利为民造福的科学战将。的确,1927年李四光被邀请去一个专业地质研究基地担任院长,虽然他身上的担子很重了,但为了中华民族地质科学的建设和发展,他情愿将所有重任压在自己身上艰苦奋斗。1931年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无法忘记的时期,外强瓜分祖国的领土,各种内战纷争与日俱增,让他更深切地了解到,要用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报效自己伟大的民族,便把身心投入到地质研究所的筹备和建设中。凭借着李四光的坚持工作,研究所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施逐渐得到了充实,人人坚守岗位,做好研究。李四光为了培养有前途的人员,还设法创造条件派他们到外国进行访问考察,旨在开阔视野,提高学术水平。短短的几年时间,一个人员精干、体制完善、学科齐全、运行有效的正规研究机构出现在人们面前。
外界的纷扰让李四光义愤填膺,祖国东北领土被日本侵略军占据,华北、华东领土的相继被占更让李四光痛心疾首。蒋介石迫于人们的压力,不得不做出一点抗日和民主的姿态,李四光被邀请去发表意见时,他单刀直入要求坚决抗日,这让蒋介石恨得咬牙切齿。
西安事变后,中华民族虽然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但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正面战场,却是失败多于胜利。华北、华东大片领土接连沦丧,致使南京政府迁都重庆,进入所谓的西南大后方。作为知识分子的李四光夫妇只有在烽火硝烟中辗转跋涉。国难当头,以科学为生命的李四光,无论走到哪里都视其为亲切的家园,都当成心爱的科研阵地,都在当地留下闪光的业绩。他们日以继夜地观察地形、发掘岩石、采集标本、分析鉴定、对比研究……直至撰写出冰期之庐山的学术专著,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和“地质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李四光多年的潜心研究,发现中国地质历史和掌握中国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及其蕴藏等很多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经过努力,李四光掌握了充分的材料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证,运用力学观念创建了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命名为“地质力学”。
晚年的李四光
李四光向来是以苦为乐的,任何生活上的困难都难不倒他。交通和电信条件太差,利用可利用的条件,在太后方撰写论文。他的二十年经验之回顾和与地质力学紧密相关的山字形构造之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著名论文就是在这里脱稿的。但是,徐淑彬的突如其来的重病,让李四光急得团团乱转,这是她长年积劳缺乏营养,艰难奔波关照自己而得的病,李四光深感愧疚。在爱人的细心照料下,徐淑彬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她不忍牵扯丈夫那无人取代的创造任务,便劝李四光专心著书,出席重要的学术会议。
1921年,李四光在北大任教时期,曾带领学生前往河北进行野外考察,发现了带有冰川遗迹的几块大石头,尽管已经有外国权威科学家断定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期。李四光认为,对于事实的思考就为求是,求是就为真理,对于真理就要坚持。这次考察是李四光建树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起点。他也知道,中国有没有第四纪冰川是个重大而又敏感的课题,没有充分的根据和翔实的论证是驳不倒外国专家固有偏见的。仅从理论上来争辩,是难以得出结论的。需要摆出确切的事实。最后阐明:“任何为了搞清这个问题的尝试,都必须在野外进行。”
那年5月,李四光在中国地质学会上以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为论题进行学术演讲,引起国内学者的共鸣,获得丁文江和翁文灏等先辈地质学家的支持。
这以后,他一方面进行蜓科鉴定的研究,一方面随时调查其他地区的冰川遗迹,忙得马不停蹄。简言之,他相继到过长江流域和安徽各地。根据各地调查的实例,先后发表了关于研究长江下游冰川问题的材料和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等一批有理有据的文图并茂的学术论文。而庐山的奇特发现则最后成为众所公认的事实。为了进一步推翻外国人挑剔的想法,他又以慧眼在鄱阳湖畔发现了更加确凿的冰川证据,致使想在鸡蛋里挑骨头者也哑口无言了。这是一笔载入中国和世界地质史册的大事记,从此,人类地质画卷上映现着不可磨灭的印记——中国第四纪冰川。
1934年,李四光应邀去英国讲学,揣度再三,李四光决定,讲中国,讲中国地质,介绍中国的地质全貌和地质科学的现实与未来,让世界了解中国。至于讲授内容,除了全方位阐述中国地质状貌之外,便是贯穿他多年探索的地质力学见解。经过长期的精心研究,使他确认:造成地壳运动变迁的主因,是由于地球自转的速率,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发生了时快时慢的变化。
自此,他奠定了学说的基础,题为中国地质学,这本书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辉煌问世了,并由伦敦杜马·摩尔第出版公司出版,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效应。后又由中文翻译成各种文本,成为世界科学史上第一部由中国人撰写的阐述中国地质的杰出著作。
岁月峥嵘展经纶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了,大病初愈的李四光决定返回南京,但李四光知道,蒋介石政府也必然迁回南京定都,因为厌恶这帮军阀政客的嘴脸,他决定与许淑彬在俞建章的陪同下,由重庆乘船先去上海。后携着爱人许淑彬共同启程奔向伦敦。这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颇具都市乡村的特色,更加有利于畅叙骨肉深情和安静修改学术论文。
李四光以为此生可能再也回不到祖国的怀抱了,可是,1948年的中国如同雄狮昂然挺立,威武呐喊,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蒋家王朝危在旦夕。千山万水割不断对祖国的思念,党和政府想着他,各界同胞想着他。此刻,他那一颗赤子之心已经飞向华夏大地了。他决定,把目前急需办的几件事尽快办完,然后与许淑彬一同返回祖国。可是,英国政府准备把他扣留在英国。紧急时刻,李四光毫不犹豫,立即动身与夫人分开启程返回祖国。这是李四光一生之中最激动,也是最幸福的一次远洋航行。此前的远航,虽然也有“科学救国”的宏伟憧憬,但是每当踏上自己的国土,都被军阀混战和列强瓜分的惨状害得撕心裂肺。这次不同了,他可以仰望蓝天,面向大海放声高呼:我要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伟大祖国了!
1950年4月,李四光终于与爱人到达了广州,受到党政部门和各界人士的欢迎招待。休息停留了近一个月时间,他们夫妇二人便启程来到了北京城。对新中国,对人民政府,李四光心里充满了热爱和感激之情。
第二天,国务院的周恩来总理会见了李四光,让他颇感激动,他被周总理的一片深情所打动,并愿意当人民的公仆,为人们服务。李四光的一生历来身兼数职,而现在又都是关联全国科学事业振兴与发展的要职。年过花甲的李四光,荣任地质部长伊始,便用最大心血创建和统率新中国地质战线的三支大军。李四光从珍惜人才、建设祖国的大局出发,挺身而出合理安排,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充实了当时的科研队伍。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让外国科学家认为中国的幅员属于“贫油”地带的想法破灭,李四光认为我国天然石油远景辉煌,地下石油的储量也是很大的。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他向毛泽东和周恩来提出地质部和燃料工业部,特别是其中的石油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联合起来,统一作战,避免各自为政,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石油勘测。一场大规模的全国石油勘探战役打响了。李四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终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举世闻名的大庆油田。原油滚滚,党中央高兴!国务院高兴!全国军民无不欢欣鼓舞!
李四光在地质力学概论这部巨著中谦虚地说:
“地质力学这门边缘学科领域,现在可以说略具粗糙的轮廓,它在煤田地质和油田地质方面及工程地质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会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它与新兴的天文地质学是不可分离的。它是构造地质学和动力地质学之间的桥梁,它是解决地壳运动问题的必然途径。”在我国,它又在地震观测和预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功能作用,也可以视为它是建立地震预报学的有力基础。
总结
李四光的一生就是在追求真理中度过的,崇高的理想铸就了他伟大的灵魂。1971年5月2日,这位伟大的地质学家安然地将燃烧着的火炬传给了下一代的人们。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2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主持告别仪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仪式上亲自宣读李四光女儿李林(熙芝)致慈父的一封信代为悼词。
只有思念,没有伤感;只有缅怀,没有悲泪。全文记述慈父一生的经历和临终的嘱托:希望他所经常思考的地震预报、地热利用和海洋地质等各大科研项目有人接续下去,为中国和全世界人民世世代代永久造福。他是大地之子,终将回归大地,只留在世间一座永恒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