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5136  |  更新时间:2015-08-08 15:00:46  |  分类:

爱国教育

清正节俭的于成龙

名言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

故事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商县)人,自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起,历任知县、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为官30多年,为政清廉,勤劳务实,生活俭朴,拒贿倡俭,被誉为“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龙走上仕途之路的第一任职是罗城(今广西北部)知县。当时的罗城属柳州府,地处偏僻,野草遍地。瘴烟疠雨,民情慓悍,经济凋敝。尽管条件如此恶劣,但他毫不畏惧,说服了家人和亲朋好友,带上自己变卖家产的盘缠,毅然奔向罗城,决心改变那里的面貌。虽然于成龙对罗城的恶劣环境和人民的困苦情况早有思想准备,可是实际情况比传说和预料的还要严重得多。经过20多年的战乱后,罗城经济萧条,民心不安,百姓贫困不堪,有的铤而走险,沦为“盗贼”,地方百姓与地主成为世代冤家,相互仇杀,人口骤减。当时,罗城县城只有六家居民,数间草屋,县衙门没有门垣,院中长满荒草,三间草屋破烂不堪。于成龙暨土为案,铺草为床,置土灶一副,办公休息均在草屋之中。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不辞辛劳,攀山越岭,调查研究,访贫问苦,悉听百姓的心声,制定改变罗城面貌的计划。他在任罗城县令的七年时间里,奖励耕织,兴修水利,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使罗城的面貌得到很大改变,受到人民的衷心拥戴。当他离任时罗城百姓纷纷赶来,遮道呼号,追送百里。

于成龙为官30年,清操苦节、竭忠尽力、倡廉禁贪、自奉俭约,不仅深受百姓的拥戴,而且赢得朝野的敬仰。送礼受贿,在封建社会官场,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腐败现象,而于成龙对此深恶痛绝,在他任罗城知县时,曾有人几个小伙子出于对他的关心,持钱奉献,让他作生活费用,但他拒绝接受。一次他的夫人来罗城探亲,百姓得知后,纷纷前来送钱赠物,让夫人带回家,以表他们一片心意。于成龙感激之余,婉言谢绝说:“这里远离我的家乡,夫人只身一人携带这么多财物,一来行走不便,二来容易为盗贼所害,大家再三劝说,他始终未收分文。

于成龙任福建布政使时,主管钱赋,经他手的钱何止千万,他却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为勉励自己,告诫部下,他书写了一副对联悬于堂上。

上联是:累万盈本,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凌,谁替你披枷带锁?

下联是: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

福建的漳州、泉州当时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外国商人为了谋取贸易交往中的好处,经常把一些贵重物品赠送给布政使,于成龙认为身为大清官吏,接受外商馈赠,不仅辱及人格,而且有损国格。每当有人来赠送时,他一律斥之不受,外商感慨地说:“天朝洪福,有如此清官,我等周游列国,从未见过,真是难得呀!”在封建社会里,各级官吏为得到庇护或升迁,往往利用上司生日寿辰、儿女婚嫁等机会大肆行贿送礼,为了摒弃这一陈规陋习,禁绝馈赠受贿,于成龙升任直隶巡抚之初,就申明不受一切馈赠。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于成龙政绩传遍京师,康熙在京召见他,称他为“清官第一”。就在这年冬天,他升任为江南、江西总督。总督,这是明清时代显要高级的地方官,权势极大,在清朝做官能做到巡抚、总督这一级大多是久经宦海沉浮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明白,自己官已到头该想想后路了。于成龙与此迥然不同,他在两江总督任上,仍保持着勤劳务实的作风,一改过去官场那种污浊风气。总督属于封疆大吏,上任时要有全副仪仗,前有执事喝道,后有兵丁护卫,所经之处,官绅恭候迎送。于成龙却与众不同,当去江宁上任时,他与小儿子雇了一辆驴车,袖钱数十文,沿途住宿不投公馆,边走边访贫问苦。两江总督府的官吏按惯例置仪仗,文官武将在城门上恭迎,等候了大半天仍不见人到,众人正在焦急之时,忽报新任总督早已单车轻装入街。

于成龙一生勤劳节俭,终年布衣素食,甚至不如老百姓,但他处理政务却尽心竭力,经常通宵达旦。为官期间,从来没有携带家属到任所,直到年龄高达65岁时,才不得不带小儿子在身边照顾自己。于成龙被任为福建按察使时,临走前,他让人买了数百斤萝卜放在船上,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问:“买这么多萝卜有什么用?”于成龙回答说:“路上当菜,全靠它了!”任两江总督之初,适逢当年遭灾,于成龙十分惦念灾民,将俸禄赈济老弱病残者,而自己却粗茶淡饭,每当青黄不接时,还以糠菜当食充饥。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68岁的于成龙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因为他的家属不在身边,他的丧事最初全由部属操办。将军督统进入他的居室,见这位总督大人遗物少得可怜,床头有旧藤箱一个,内有替换的旧衣一套,旧靴子一双,罐中粗米几斛,食盐数斤,此外就是一些书籍。于成龙逝去的消息传出,江宁城中市民停业,痛哭流涕,许多人家把于成龙的画像挂在家中祭祀。出殡那天,各界数万人,步行20多里,哭声震天。

第二年十一月,康熙南巡,沿途考查官吏政绩。众百姓一致称赞于成龙,康熙感慨地对随行人员说:“朕博采舆论,都称于成龙为‘天下第一廉吏’。他不愧为百姓的父母官、朕的股肱之臣。”

解读

中国人素来喜欢以“清官”和“贪官”来区别官吏之好坏,于是,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历史中,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爱民、亲民、为民的“清官”和贪赃枉法、敛财害民的污吏形象。而在这众多的“清官”中,于成龙无愧为“天下第一廉吏”的荣誉称号。

于成龙勤政廉政,事迹颇多,然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都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视百姓为衣食父母,将廉政节俭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清政廉洁、亲民爱民官员的高风亮节,其一言一行背后所展示的精神境界令人信服。

康熙倡廉肃贪

名言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丘明

故事

清代初期,官场上一时盛行送礼受贿之风,这股风越刮越严重,普天下老百姓怨声载道,人人憎恨。刚刚登基不久的康熙皇帝,为了保持和巩固大清王朝的统治,安定民心,下决心要刹一刹这股不正之风。

有一天,一位大臣双手捧着一块极为稀有而昂贵的“如意宝玉”,要献给康熙,以表忠心。康熙见了非常气愤,当即怒斥道:“我看这块“如意宝玉”,很不“如意”,拿回去吧!”那位大臣只好狼狈退下。

过去皇帝寿辰,送宝献礼者络绎不绝,而康熙五十大寿前夕,一改旧规陋习,坚决禁止献礼。他告诫群臣:“如果你们按照规矩进献,别的督抚官员一定会跟着学。我素来喜欢文学,你们送点诗文,倒可以留下来看看。”

又有一次,一位官员应诏入宫,他准备了许多珠宝、玉器要送给君王。康熙得知后,立即下令要那位官员将珠宝、玉器一律弃之途中,不准带入京城。他经常教导群臣说:“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以当时江南提督伍新命为首的一些官员,在南京鼓楼顶上,立下一块“戒牌”,刻上了康熙的这句名言,以此约束群臣。

康熙反对行贿受贿,力主倡廉肃贪,决心大、力度大、范围大,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处处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文武百官大多数也慑于法纪,一时清正廉洁蔚然成风。因此,老百姓安定搞生产,生活也有了保障。由于康熙积极采取了这些治国安邦之举,后来就出现了大清帝国长达数十年国泰民安的“康熙之治”。

解读

康熙帝贵为天子,拥四海之财,管万姓之民。按理说,权力他最大,钱财他最多。但他喜欢的却是文学史书,而尤为反对的是行贿受贿、贪污腐败。这足以说明他对研究历代王朝兴盛的原因很感兴趣,对大清帝国政权的巩固极为重视。

康熙帝的反腐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宫廷的腐败堕落,避免了许多劳民伤财问题的发生,对于遏制和改良不良社会风气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见,反腐肃贪、倡导节俭,不仅是为了改变朝廷中奢侈腐败的风气,同时也是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是安邦治国、稳定社会的重大举措。

廉政节俭的雍正皇帝

名言

禁奢崇俭,美政也。

——魏源

故事

雍正认为,一个人只有为官清廉,才能主持公正。为此,雍正帝告诫官员:“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操清廉乃居官之大本。故凡居官者,必当端其操守以为根本,乃可以为良吏。”

雍正帝对于清廉刚正的官员很爱惜。浙江总督李卫以严猛廉洁著称,雍正帝曾赐他御书“公勤廉干”匾额一方。李卫不苟同于官场积习,无所瞻顾,不徇私情,不避权贵,得罪了不少大员,这些人串通告状。雍正帝心中有数,指出:李卫粗率狂纵,人所共知,但他却是刚正之人,“朕取其操守廉洁,勇于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国政为膜外之颓风耳!”

雍正帝虽然很重用清官,但他对清官也会作具体分析。他说:当官的若不干事或者干不好事,人品再好,也不过是个木偶,起不到治世安民的作用。直隶吴桥知县常三乐,廉洁安分,也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他胆小软弱,以致地方好多事久拖不决,工作难有起色。直隶巡抚李维钧要上调常三乐的县令职位,吏部却认为常三乐没有什么功绩而不予批准。雍正帝知道这件事后,毫不含糊地指出:常三乐当官软弱,实属失职,应当免去官职。由此可见,雍正帝不仅要求官员们清廉刚正,而且要有真实的才干。为了造就一支高效的官吏队伍,雍正帝还命令文武百官荐举人才。

雍正帝要求官吏必须为官清廉,但同时也反对某些官员借清廉之名而沽名钓誉。为此,他指出:“取所当取不伤乎廉,用所当用不涉乎滥。固不可竣削以困民,亦不必矫激以沽誉。”

这就是说:做官的取自己应当取的钱财不能算作不廉,用自己应用当用的钱物不能算是滥用。所以,既不要剥削老百姓,也不要伪饰清廉而沽名钓誉。为了有效地推行廉政,雍正帝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号召群臣提倡节俭。

雍正帝素喜清淡,“御膳”常常是烧豆筋、炒豆芽等几个简单的素菜,外加一碗糙米饭。掉一个饭粒都要捡起来吃掉,未动的菜则回锅热热下顿再吃。连侍卫都感叹皇帝太寒碜,雍正帝则淡淡一笑:“朕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何物不可求?何膳不可进?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啊!”雍正帝从未去过承德避暑山庄,也没到江南做过巡幸活动。就算他不得不去拜谒祖陵时,都不同意在沿途安放过多的临时设施,稍有花销,就认为是过奢之举。

此外,他对群臣进献的稀世珍宝也大不以为然,反倒认为:“行一利民之政,胜于献稀世之珍也;荐一可用之才,胜于贡连城之宝也。”

雍正帝明确指出:“世人无不以奢为耻,以勤俭为美德,若诸臣以奢为尚,又何以训民俭乎?”即:世人都反对骄奢淫逸,都把勤俭当作美德。假如群臣反过来都以奢侈为时尚,那又怎么去教导百姓们提倡节俭呢?

应当说,雍正帝的确是一位胆识皆备、办事雷厉风行的皇帝。他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他在位十三年,励精图治,在施政的各个方面实行了独具特色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他坚决打击贪污腐败行为,力倡廉政,整饬吏治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了康熙王朝后期遗留下的虚诈不实的官场弊端,为“雍正改元,政治一新”打响了第一炮,为乾隆初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雍正二年(1724年),他谕令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类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者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抛弃。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数年之后,他得知膳房沟水内仍有倒掉的饭食,又训诫膳房太监说:“膳房沟水内抛弃饭粒甚多。从前不时晓谕,尔等并不严饬所管人役。如朕再行查出,必不轻恕尔等,不单罚尔等之俸、革膳房人等钱粮而已。慎之!慎之!”

在这里,雍正帝为节约粮食可谓费尽心思,从人食、猫食到鸟食,交代得清清楚楚。至高无上的封建皇帝,专门为剩粥剩饭的处理下一道特谕,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大概也绝无仅有。

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他颁布长篇特谕,说:“夫米谷为养命之宝,既赖之以生,则当加以爱惜,而不可存轻弃之心。且资之者众,尤当随时撙节,而不可纵口腹之欲。每人能省一勺,在我不觉其少,而积少成多,便可多养数人。若人人如此,则所积岂不更多,所养岂不更众乎?”

他还告诫百姓:“米谷乃上天所赐以生养万民者,朕为天下主,惟有敬谨宝重,仰冀天心默佑,雨畸时若,岁获有秋,俾小民家有盖藏,人歌乐土。朕既为万民计,不敢轻忽天贶,尔等绅衿百姓,独不为一身一家之计乎?朝夕生养需用,既受上天之赐,若果加以爱惜,随时撙节,则上天必频频赐赉,长享盈宁之福;若恣情纵欲,暴殄天物,则必上干天怒,不蒙赐赉,而水旱灾棂之事不免。其理岂或爽哉!”

解读

雍正对朝政的管理,可谓事无巨细、事必亲躬。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更是非常谨慎;他处处以“常怀爱民之心,多行益民之举”为准则。这些思想内容在他所制定的家规国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勤俭节约,是每个时代所必需的,也是每个时代百姓所期盼的。勤俭节约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学习工作上,要勤奋刻苦、诚恳朴实,摒弃世俗的浮夸和虚伪;在生活标准上,要节俭朴素,不能挥金如土、铺张浪费;在穿着打扮上,要庄重大方,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在未来的事业上,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以实现自己高品位、高质量的美好人生!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