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源于小小的鼓励
名言
不要嘲笑铁树。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更长久的努力。
——名言警句
故事
刚刚开学,F老师的班从外地转来一名奇特的学生——李甜心。不管是在上课,还是在下课,她的头一直低着,眼睛从来没有正视过别人,更不与别人交流,可以说把整个心灵都封闭了起来,成了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据说,上个学期,她曾在一所教学质量很高的学校就读,虽然学习十分努力,但成绩平平,学校的“重负”和升学的“压力”使她变得精神恍惚,整天郁郁寡欢。为此,不得不中途休学就医。然而,几个月下来,仍未见任何转机,她的父母整天忧心忡忡。
后来,她的父母找到F老师,恳求学校帮助“看管”一下,这次上学,家长也不奢望她来学什么知识,考多少分数,只希望她能慢慢与同学相处,在集体活动中性格变得开朗一些,活泼一点。临走时,家长再三告知任课教师,千万不要在学习上“为难”她,她作业做对做错,甚至做与不做都无所谓。
第一次练习交上来,简直惨不忍睹。作业乱涂一片,一无是处,戴着眼镜也找不到一处对的地方。F老师想想她父母的再三“告知”和“吩咐”,也只能由她去了,当然更不敢找她订正作业或批评她。第二次练习时,因为有选择题和判断题,竟然也被她碰对了几个。于是,F老师大大方方地在她碰对的地方打了“”,并再三考虑,又在她做对的地方加上“”,以示鼓励和表扬。练习卷发下去时,F老师暗暗地观察她的脸色,感觉到有点像“笑”的样子,看来应该没有大碍。
于是,第三次练习时,F老师甚至违心地在她不算对的主观题上也打了个“”,并故伎重演,打上了“”。在发试卷时,F老师一改以前按组传下去的做法,这次故意让学生自己上来拿,并在她来拿试卷时给予表扬,夸奖她学习大有进步。奇迹终于出现了,在她来拿试卷的时候,老师第一次欣喜地看到她有意无意地抬起了头,脸上也有了一点“反应”。
F老师趁热打铁,课堂提问时简单的问题,故意让她来回答,即使不能立刻回答出来,也想方设法引导到让她能回答出一点儿为止,哪怕只是照本宣科,念对几个字,也及时抓住她的“闪光点”,马上给以表扬和鼓励。
慢慢地,她在F老师的课堂上有了一点“活”的感觉和生气。上课时,她偶尔也能抬起头来看看老师,望望同学,尤其是在老师讲到兴奋和精彩的地方,她也能和同学一起笑起来,轻轻地点着头。被“尘封”一年有余的思维开始出现了新的生气,有了新的活力,李甜心开始主动学习,与同学谈话交流,不再恍惚和木讷,铁树终于要开花了。
解读
“表扬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表扬是万万不能的。”表扬能使枯木逢春,焕发生机;表扬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振奋;表扬能使后进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奋发向上。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哪怕只是微微的点点头和一个善意的微笑,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转化李甜心的过程中,医生的治疗没有奏效,家长的劝导无动于衷,老师的疏导毫无反应,同学的温暖更没有融化坚冰。表扬和鼓励却挽救了一位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使她封闭的心灵从此开始复苏。
民主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民主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民主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上的。一个国家实行何种民主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决定的。可见,民主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认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了,国家的民主自然也随之有了发展。时至今日,民主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历史使命更为彰显和深远。
翻开民主自治的新篇章
名言
民主教育是激发创造的教育,民主是对人的本质的解放,而人的本质在于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是民主教育的使命。
——李镇西
故事
有人说:“班主任就是慈母——对学生饱含深沉的爱。”有人说:“班主任应像严父——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而是要让他独立行走”。因此,“班主任还应该像教练员——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把受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天,一个平时不太受关注的学生走过来,交给老师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给我们一方水,我们会成为浩瀚的海洋;给我们一片云,我们会成为绚丽的彩虹;给我们一点掌声,我们会成为耀眼的明星;给我们一点权利,我们会成为命运的主人。”
老师迷惑不解地看着他,他以低沉的、略带不安的声音说:“我想当班干部!”
“什么?”老师吃了一惊。
“是的,我想当班干部!”他表情庄重。
“哦,能谈谈你的想法吗?”老师不动声色地问,心里却更惊讶了。
“我对您指定的班干部不服,不只是我,还有很多同学。我认为我比他们更能管理咱们班。”
把他送走后,老师陷入了沉思。这是一个各方面表现并不出色,甚至有点“捣蛋”的学生,但他的一席话和这份勇气,却给老师带来了极度的兴奋。老师的眼前仿佛豁然一亮:一个大胆而新颖的班级管理方案浮出脑海,便毫不迟疑地抓住了这刹那间的灵感。
老师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学生民主自治”改革。长期以来教师“高高在上”地向学生发号施令的状况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确切地说是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自信”的人,这才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学生观。
老师宣布“放权”,以前“钦定的班干部”也全部免职,顺应“民意”,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新一届班委会。全班酝酿产生出改革领导小组的10名成员,安排并组织了选举大会,通过自我推荐、民主测评,确定了班长、副班长、各科代表和体育、卫生、纪律委员的候选人名单,然后通过候选人竞职演说,全班无记名投票选出新的班干部。在选举过程中,老师坐在旁听席上,不发表任何意见。大会“胜利闭幕”,从此掀开了“学生民主自治”的新篇章。
如果班主任整天守着班、围着学生“转”,才能使班级平安无事,一旦离开就“班”将不“班”了,那么这个班主任是不合格的。教师应该追求的管理境界是“无为而治”。实践证明,只要给学生权利,他们就会表现出令人惊奇的创造性。
实行“学生民主自治”后,大到制定班规,小到排值日,这些以前让教师疲惫不堪的事务,都不再那么麻烦了。新当选的班长便是那个“毛遂自荐”的学生。他“执政”以后,首先主持制定了新的班规,在全班以高票通过。新班规首先规定了学生享有哪些权利,然后才是义务及赏罚措施。第二项措施是设立监察部,督导检查班干部的工作。第三项措施是设立了“意见箱”,由专人定期查看,及时反馈大家的意见。第四项措施是改变科代表的职责,由过去单纯送发作业,变为师生之间的联络员,反馈学生对该科的意见及建议,同时负责组建学习小组,落实学生的学习任务。
改革以后,老师不再直接参与班级管理,但并不是说班主任失去了存在的作用。老师不时召开班干部会议,给他们出谋划策,找学生代表座谈,了解班级动态。有人戏称班主任是“垂帘听政”,但不是“慈禧太后”,因为班干部不是老师的“傀儡”,班里的一切事务均由学生自己拍板,老师的建议仅供他们参考,决不会强迫他们执行。
每周周会课,老师完全退居台下,甚至不参加,由班长主持。周会课从此“改头换面”,由过去班主任的“一言堂”变为如今的“学生论坛”,成为学生们“参政议政”的主阵地。学生们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很多富有创意的管理办法都是在周会课上产生的。
学生的热情一旦焕发出来,便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每位老师,从教师的仪表、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他们不满有的教师教法的陈旧单调,不满有的教师敷衍了事,于是把全体同学的“倡议书”送呈教师“御览”,大有“限期整改”之势。
更有新鲜的还在后面。有的学生提出要做一个教师排行榜,班长召开全班公决大会,居然全票通过。于是,每月在板报栏公布教师排行榜,选出“最佳仪表教师”、“最佳教态教师”、“最佳教学能手”等。一些老师们笑着说:“就冲学生这股认真劲儿,咱们以后可得多‘充电’,否则有一天会被学生‘下课’的。”
有不少学生提出,教室墙上的名人头像及一些名言流于形式,不如换成学生自己的“心声”。于是,一夜之间教室墙上的名人全部“失踪”。班委会发出号召,征集“名言警句”。很快,学生们自己的“名言”上了墙,还“堂而皇之”写上大名。这一招还真灵,这些颇富启迪的“名言”,在班上掀起了小小的学习高潮。为了能“一语惊人”,以前不爱读书的学生,现在也开始读书看报了。
实现学生民主自治,只是一个小小的尝试,期间有苦也有乐,教师跟学生一起在探索中成长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这样的尝试会与时俱进,日渐成熟和完善。
以一位学生的话做结束语:“人人=众;心心=诚;梦梦=灵;众志成城,心诚则灵。”
当今的学生越来越难以管理,大多数班主任感同身受。专家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着误区:要么是统得过死,管得过多;要么是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班级管理模式呢?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也就是说,班级管理追求的不是他治,而是自治;不是他律,而是自律。简言之,学生的自我管理应成为班级管理的主旋律。就像故事所说的那样,培养班集体的每一位成员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能力,把班上的工作交给班里的学生,使他们人人承担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也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表现。
解读
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是由班主任承担。由班主任及班主任提名选举或任命的班干部,对班集体发生的日常事务、班级活动进行策划管理。但是,当代青少年自立、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善于独立思考,热衷于标新立异。来自教师权威和少数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大多数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多数学生处于被管理的地位。有些学生虽然可能在嘴上不会说什么,但在心里面其实也挺有自己的想法的,就像上述案例中那位“毛遂自荐”的同学一样。
而要创建一个积极向上、活泼愉悦、民主和谐的班集体,班主任首先要树立民主意识,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懂得民主、平等及竞争。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团体凝聚力,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