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人物传记 >史玉柱的资本 > 第5章发挥小团队潜能,让一个班拥有一个军的战斗力
第5章发挥小团队潜能,让一个班拥有一个军的战斗力
作者:李志朝   |  字数:1643  |  更新时间:2017-08-02 10:09:46  |  分类:

人物传记

史玉柱讲过一个例子,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军打仗的时候一般都是以几万人作为一个师或者一个军来活动,等到了越南战争的时候,美军的作战单位就变成了几百人的营了,总参谋部会直接把命令下到一个营去完成。等到伊拉克战争的时候,美军作战单位已经变成了一个班,而一个班真正的战斗人员不到一半,剩下的都是拿着对讲机、拿着手提电脑去完成指令。史玉柱认为未来企业的模式也会如此转变。

史玉柱说:“在我看来,未来公司就是一个平台,公司组成一个大平台,然后让很多小的team在上面跑,谁跑赢谁就成功了。他们的关系是什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为什么会发展,就是做了重大的变革。除了大型国有企业,政府不再管具体经济组织,只搭一个平台,由工商局、税务局、科委等搭建平台,搭完这些平台之后由社会上这些人自己去组成公司,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未来的公司架构很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强大、自由的平台,最后看你赚多少钱,而这个团队的人是越少越好。”

很多企业在发展壮大之后都会患上“大企业病”,“大企业病”指的是企业机构臃肿、多重领导、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本来一个人能够处理的事务却安排一个小组,一个小组能处理的事务安排大队人马。一般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中层领导、高层领导、负责人,遇到利益有一堆人竞争,到了关键时刻互相推诿责任,使下属不知所以,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这就是史玉柱提出建立小团队,让一个班拥有一个军的战斗力的原因。人多就会效率低下,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小团队人数少,沟通效率高、执行力也高,往往会省略掉诸多中间步骤而直接完成任务。

阿里巴巴马云提出来一个“小而美”的观念,与史玉柱的概念类似,也是提出对企业结构进行简化,减少多余的行政单位。在国际上,早已经流行“扁平化管理”的模式,在1981年,韦尔奇就任通用公司首席执行官时,通用电气公司从董事长到现场管理员之间的管理层数目多达24层。韦尔奇上任后,顶住压力,通过采取“无边界行动”“零管理层”等管理措施,使公司管理层级数锐减至五六层,彻底瓦解了自20世纪60年代就深植于组织内部的官僚系统,不但节省了大笔开支,更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扁平化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的扁平化、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和业务流程的扁平化。扁平化管理的核心是授权与分权,让一项工作不是从最上级逐层往下,而是在最直接的位置产生并处理,具体就是企业在组织结构上二级分行所在地,二级分行与网点之间不再设办事处这一中间管理层次,大幅度缩短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距离,让下属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利,完成工作。

携程网CEO梁建章曾中断管理工作,去美国留学,回国后对携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改革的重点就是打破了金字塔式组织结构,改为其带来的矩阵式管理。他将携程划分为无线、酒店、旅游和机票等几大事业部,不但充分授权,还配置资源,然后以目标责任制来考核。

矩阵式管理适合稳定的市场,事业部制能够快速决策,并激发团队主观能动性。梁建章表示:“他们就像一个小公司,独立拥有技术、行政等职能单位,很多事情自己就能拍板。自己就会多用时间去想,怎么占领新增市场。”

史玉柱细致地讲过如何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分配工作:“我认为只把最重要的部分给配了,如果需要十五个人最多配七个人就够了,甚至还可以更少。但是要求每一个人必须是非常能干的,他的个人素质、个人品质又可以胜任。所以说选中这样人的时候,给他两倍的薪水,让他去做三个人的事,其实大家都开心。对公司来说,人少了战斗效率高了,对公司的贡献多了。”

对组织结构进行扁平化改造并不是儿戏,不是简单裁员就能实现的。扁平化改造实际上是重视减少中间层次的存在,把指挥链的距离大大缩减,为的是让信息与命令的传达更加迅速、准确。其次,由于人数变少,势必涉及分权问题,分配好每个人的权利与责任,可以使组织扁平化更加彻底。在“小而轻”的组织潮流下,组织扁平化是必然的趋势,能够有效地解决组织臃肿的问题。一个好的企业组织下面是多个小团队,他们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这样才能像史玉柱说的那样发挥出军队的战斗力。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